雷建梅 丁磊
(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摘要:針對山西建龍混合料滾筒粘料嚴重,不僅影響生產正常運行,而且在清理滾筒時存在較大的作業隱患,為此,就減少清理混合料滾筒粘料作業隱患成立了活動小組,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作業隱患明顯降低。
關鍵詞:混合料;滾筒;粘料;清理;作業隱患
1 前言
山西建龍共有三臺燒結機,有效燒結面積分別為198、265、360m2,具備年產1000萬噸的產能。其中200m2燒結系統的一、二混料滾筒配置為¢3*12,¢3.5*16,265m2燒結系統的一、二混料滾筒配置為¢3.8*15,¢4.2*20,360m2燒結系統的一、二混料滾筒配置為¢3.8*15,¢4.0*18,自從投建以來,混料滾筒粘料嚴重,不僅影響了燒結生產運行,而且清理存在較大的作業隱患。故由廠部成立典型的問題解決型活動小組。活動的目的是通過技術創新,解決減少混料滾筒粘料的作業隱患。
2 活動小組概況
該活動小組成立于2024年2月,歷時4個月,本次活動的目的是通過技術創新,解決混料滾筒粘料的問題,自2024年2月于2024年10月多次在小組中開展活動,已完成一個PDCA循環,取得較好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
為了切實加強活動的計劃性和實效性,制定了小組活動計劃(表一)
課題循環時間 |
2024.2-2024.6 |
|
階段 |
活動時間 |
活動內容 |
P |
2024.2-2024.3 |
選題、現狀調查、目標確定、要因分析、確定主因、制定對策 |
D |
2024.3-2024.6 |
對策實施 |
C |
2024.7-2024.9 |
效果確認 |
A |
2024.9-2024.10 |
鞏固措施、總結及下一步打算 |
3 現狀分析
3.1本次活動的作業流程
3.2魚骨圖分析
3.3真因判定(使用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是一種評價操作人員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的危險性的半定量的評價方法,此法簡單易行。它是用和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的一種方法,即D=LEC。
3.4數據收集
通過對作業流程中分析隱患點。在清理制粒機作業的過程中,存在隱患點最多的是進入滾筒后作業,進入時和出入時為同一個隱患點,針對同一隱患點按照同一措施進行處理。將進入之前的隱患列為潛在隱患,主要以預防為主。但是與安全有關的因素都是重中之重,對所有的因素都作為重點考慮,以下通過隱患點的數量進行排序。
3.5目標值的設定:
基準值:8個隱患點(兩個為4級,兩個3級,四個為2級);
目標值:0,即消除所有隱患點;
目標值設定理由:在企業中,安全是重中之重,對于安全隱患要求零容忍。生命只有一次,對于存在的安全隱患的防護要做到面面俱全。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消除所有安全隱患。
4 對策研討實施
4.1減少清理滾筒粘料作業隱患點對策擬定計劃表
4.2改善措施:
4.2.1改善措施一
問題點:滾筒壁粘料厚
改善前:由于長時間的生產作業,導致滾筒內粘料過多,直接進入清料造成頂部粘料掉落砸傷作業人員。
制作工具:通過利舊臺車輪(約重250kg)制作擺錘,對已有的擺錘進行更加安全的優化,將擺錘的吊繩和搖繩兩部分,搖繩通過十字鋼架連接,吊繩連接部位雙層U型圈、U型環、以及雙股的鋼絲繩組成。
實施過程:用天車將掛鉤放下將鋼絲繩吊起,由專業指揮人員指揮,將擺錘吊起至與滾筒筒體平行停止,由兩人在下方拉拽搖繩,拉伸的角度大約為45度,由另一人在滾筒門后觀察并指揮移動位置,對不同的點位進行敲打,直到襯板的粘料掉落為止
4.2.2改善措施二
問題點:防護罩積料成塊,容易掉落砸傷
改善前:由于長時間的生產作業,導致防護罩上方存在積料,長時間后易凝結為硬塊,掉落時易砸傷人
制作工具:推鏟
對策:推鏟總長4米,黃色區域為手持工作區域,藍色為安全隔離區域,人和門口距離不得小于0.5米,灰色區域為推鏟進入滾筒的工作區域,原則上規定,人員手持推鏟進入的長度不得超出2.5米。
使用推鏟時,人站在門口0.5米外,雙手持推鏟的黃色區域對防護罩上的積料進行清理。
4.2.3改善措施三
問題點:防護罩積料成塊,容易掉落砸傷
用黃色畫出一條安全線,距離門口有0.5米的安全距離
4.2.4改善措施四
問題點:電源線被物料和人踩磨損嚴重,物料掉落砸斷
改善前:在人的腳底和物料中揉踩,導致部分電源線的發生磨損產生漏電。頂部的物料掉落時可能會砸斷導致電線短路
制作工具:掛鉤,在吊耳下方焊接九個掛鉤,滾筒總長為16米,每個掛鉤間距為1.4米,除去頭尾兩側的間距,可以覆蓋整個滾筒的深度。
在使用時,將所用到帶電工具的電源線掛在掛鉤上進行作業,有效的避免了電線的踩踏,同時利用防護罩的庇護,防止被掉落的物料砸中,提高電線的使用壽命,且不影響生產過程
4.2.5改善措施五
問題點:封閉環境產生的溫度高。
改善前:長時間作業后,由蒸汽和高水溫產生較高的溫度,約80~93℃。
制作工具:考慮到有兩臺制粒機,需要來回移動設備,自制移動小車,(55*90cm)軸流風機為(45*75cm),使用時將軸流風機和移動折疊小車固定,在進入滾筒作業前通過軸流風機對一號滾筒內部進行強制降溫。
改善后:通過進行降溫后,溫度恢復至常溫,縮短了冷卻時間,提高作業效率。
4.2.6改善措施六
問題點:炎熱的夏季溫度在封閉環境中產生較高溫度
改善前:夏天炎熱季節中,滾筒內部的環境溫度會升高至35~40℃。
制作工具:制作醫藥箱,配備防暑降溫的藥品,作為應急措施,在收到停機通知的前兩小時,將其中所需要的藥品準備到位。
醫藥箱的尺寸:35*45cm
配備的藥品:藿香正氣水 10ml/支*10支/盒、氯化鈉注射液 250ml 2.25g
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3.2g
4.2.7改善措施七
問題點:滾筒入口處有高度落差,在進入滾筒時無輔助工具
改善前:滾筒底部與入口平臺有一米高度落差,且平臺入口處距離地面有三米高的高度,進入時無輔助工具存在墜落的風險。
制作工具:小型的人走爬梯,考慮到安全間距和重量的因素,爬梯共分為四小節,每節間距25cm,共13kg,適用于一人搬運,且爬梯與地面的角度為55°,爬梯角度較為平緩,爬梯的頭部有寬為15cm的擋板,可以與平臺相互卡在一起,防止了爬梯的滑動。
爬梯設計原理:通過鋼板之間的壓力和摩擦力平衡爬梯的滑動,人對鋼板斜向下的力,通過力的分解為向右和向下的分力,向右的分力與摩擦力平衡,向下的力與支持力平衡,因此爬梯不滑動
4.2.8改善措施八
問題點:滾筒筒體深,進入較深的位置時,監護人的視線有一定阻礙
改善前:由于滾筒內部的較深,導致在清料或檢修作業時外面的監護人看不清內部的情況,無法有效的執行監護作用,作業人員也會因看不清腳底發生碰撞滑倒。
將門口50瓦照明燈更換為100瓦照明燈,在防護罩下方焊接掛鉤,增加一臺充電式照明燈,可以掛在掛鉤上,并且根據作業的地點距離進行調動。
改善后:照明燈可以根據作業人員的位置進行移動,為作業人員和監護人提供良好的視野環境。
5 效果確認
5.1使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效果確認
從四月開始,到五月,將所有隱患點降至為一級
5.2費用投入
序號 |
材料名稱 |
數量 |
材料 |
小計 |
1 |
擺錘 |
1 |
利舊 |
0元 |
2 |
推鏟 |
1 |
利舊 |
0元 |
3 |
醫藥箱 |
1 |
利舊 |
0元 |
4 |
爬梯 |
1 |
利舊 |
0元 |
5 |
掛鉤 |
1 |
利舊 |
0元 |
6 |
照明燈 |
1 |
12MW |
120元 |
7 |
移動軸流風機 |
1 |
—— |
899元 |
合計 |
1019元 |
除去增添的設備外,其余的制作工具均以廢舊設備和物資重新利用而成,響應了降本增效號召,將所需要的成本壓縮到極致,同時以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5.3無形效益
5.4標準化制定
5.4.1日常清理標準
清理項目 |
清理反饋方式 |
清理標準 |
||
允許值 |
方法 |
周期 |
||
敲打滾筒粘料 |
每個班在交接班前對滾筒進行敲打粘料作業,并拍照錄視頻進行反饋 |
敲打時間不少于十分鐘。敲打位置至少置換三次。 |
目視 |
1D |
推鏟防護罩清料 |
每個班在交接班前對防護罩進行清理粘料作業,并拍照錄視頻進行反饋 |
推鏟進入滾筒內清料距離不得少于一米。 |
目視 |
1D |
5.4.2 更新后作業流程
6 結論
通過活動小組對混料滾筒粘料清理作業隱患的深掘挖潛,制定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將作業隱患降至一級、規定了日常清理標準,更新了作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