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汪寧 王金剛 張守旗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隨著冶金裝備技術的發展,大中型高爐冶煉強度不斷提高,爐頂料罐襯板的耐磨性、耐高溫性和抗沖擊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傳統高鉻鑄鐵襯板存在韌性不足、維護頻繁等問題,嚴重影響高爐運行效率。本文以1#1880m³高爐為研究對象,提出采用高純度氧化鋁(Al2O3)基陶瓷復合材料替代傳統鑄鐵襯板,延長襯板使用壽命,對中型高爐的穩定運行提供更大保障。
關鍵詞:高爐料罐;陶瓷襯板;耐磨材料;新材料應用
0 前言
高爐料罐襯板長期承受高溫、高壓、磨損及化學腐蝕等多重工況,傳統高鉻鑄鐵襯板因韌性差、耐熱震性能不足,導致頻繁更換(年均2-3次),嚴重影響高爐生產效率。此外,襯板磨損引發的罐體泄漏問題增加了安全風險。因此,開發新型耐磨、耐高溫、抗沖擊的襯板材料成為高爐高效穩定運行的關鍵。
1 傳統鑄鐵襯板使用概況
傳統鑄鐵襯板在實際應用中暴露出顯著的技術短板:一方面,其維護工作強度大、維護次數頻繁,每次檢修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由于作業區域位于高爐爐頂煤氣環境,存在煤氣泄漏、中毒、爆炸等多重安全隱患,嚴重威脅檢修人員安全。目前1#1880m3高爐爐頂料罐使用的鑄鐵襯板存在諸多問題,高爐爐頂料罐襯板磨損嚴重(圖1),每次高爐定修均需要維護更換襯板,年均維護2-3次,單次定修時間約15小時,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另外,由于長期磨損沖擊,外部罐體已進行多次包焊修補,但仍發生磨穿泄漏事故(圖2),如處理不及時,很容易發生因泄漏造成均不上壓高爐減風事故,導致高爐非計劃停機搶修,影響高爐正常運行,且存在較大安全風險。這種狀況迫切需要通過材料革新來根本性解決現有問題。
圖1 爐頂料罐內部概況
圖2 外部罐體包焊
2 材料性能對比與創新設計
2.1傳統高鉻鑄鐵襯板的局限性
高鉻鑄鐵板具有在金屬類襯板中較高的硬度、耐磨性、機械強度,是應用最早的金屬襯板材料,廣泛運用在各類廠礦的儲運系統。但因其斷裂韌性、沖擊韌性在金屬襯板當中最低,并不適用于運輸大塊礦石的沖擊性較強的場所;其耐腐蝕性較差,也不適用于腐蝕性物料輸送;由于焊接性能差,無法采用焊接方法安裝,只能使用螺栓孔位方式安裝[1]。
在力學性能方面,鑄鐵襯板存在顯著缺陷,主要表現為硬度與韌性的矛盾關系。其典型硬度為HRC60-65,但斷裂韌性僅為KIC≈2.5MPa·m1/2,這種性能失衡源于高碳含量(2.5-3.5%)導致的晶界碳化物脆性相富集。在實際應用中,夏比沖擊功普遍低于8J(25℃),動態載荷下的臨界沖擊能量閾值≤15J/cm²,抗沖擊性能明顯不足。
在熱物理性能方面,鑄鐵襯板表現出較差的穩定性。其熱膨脹系數高達(10-12)×10-6/℃,而導熱系數僅40-50W/(m·K),這種特性導致嚴重的熱應力集中。在750℃工況條件下,熱疲勞循環壽命不足100次,且600℃時抗彎強度下降超過40%。
從耐磨性能角度看,鑄鐵襯板存在復雜的磨損機制,包括顯微切削磨損、脆性剝落和氧化磨損。鑄態組織的各向異性導致20-30%的性能波動,共晶碳化物取向造成的磨損率差異可達35%。實際使用中,襯板失效模式多樣,包括深度>2mm的表面剝落、擴展速率>0.5mm/h的貫穿性裂紋以及安裝孔周邊碎裂等問題。
在微觀結構方面,鑄鐵襯板存在枝晶偏析(Cr偏析度>15%)和碳化物尺寸分布離散(5-50μm)等本征缺陷。環境敏感性方面,在濕H2S環境下腐蝕速率>0.5mm/a,且易受堿金屬(K/Na)滲透導致晶界脆化。這些缺陷導致維護成本高昂,更換頻率達4-6個月/次,單次維護耗時15-20小時,年均綜合維護成本超過100萬元。
2.2陶瓷襯板的創新優勢
在力學性能方面,陶瓷襯板完美解決了傳統材料硬度與韌性的矛盾問題。通過95%高純度Al2O3+ZrO2復合體系設計,在保持HRA85-95超高硬度的同時,斷裂韌性提升至≥4.8MPa·m1/2,沖擊功達到15J以上,完全克服了鑄鐵襯板脆性斷裂的問題。這種獨特的"剛柔并濟"特性使陶瓷襯板在承受高速物料沖擊時表現出色,動態載荷承受能力較傳統材料提高3-5倍。
在耐高溫性能方面,陶瓷襯板熱膨脹系數(7.2×10-6/℃)較鑄鐵降低30%,導熱系數優化至25-30W/(m·K),有效避免了熱應力集中問題。在750℃高溫工況下,抗彎強度保持率超過85%,熱震循環壽命達500次以上,徹底解決了鑄鐵襯板熱疲勞壽命不足的痛點。
在耐磨性能方面,氧化鋁陶瓷優異的耐磨性主要源于其很強的硬度。粒子沖蝕角為0°時,屬純滑動磨損,磨損形式為低應力磨粒磨損,在這種工況條件下,氧化鋁陶瓷的磨性相當于錳鋼襯板的266倍,高鉻鑄鐵的171倍。在某些特定的工業工況下用,甚至可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十倍以上[2]。
從使用維護角度看,陶瓷襯板具有8年的超長使用壽命,是傳統襯板的24倍,模塊化設計使安裝效率提升50%,實現真正的免維護運行。在惡劣工況下,其耐酸堿腐蝕性能提升10倍,抗高溫氧化溫度達900℃,年均綜合維護成本降低92%。這些優勢使陶瓷襯板成為高爐高效穩定運行的理想選擇。
綜合分析來看,氧化鋁陶瓷襯板在硬度、耐磨等方面是所有襯板材料中最優的,適用于物料硬度高、沖擊性不大、粘結性適中、高溫性的物料,尤其是對于連續生產、缺少停機維護時間的企業,其使用周期長、免維護的優勢[1]。
3 應用效果分析
耐磨新型陶瓷襯板與傳統高鉻襯板對比分析,以1880m3高爐為例:
在經濟效益方面,傳統鑄鐵襯板每年需進行3次維護,其中兩次局部更換,剩余一次完成1套料罐襯板整體更換,年均綜合成本高達100.3萬元(含備件90.3萬元和維護費用10萬元);而陶瓷襯板使用壽命長達8年,整體更換62.86萬元,年均成本僅7.86萬元,年節約成本達92.44萬元,投資回收期不足1年。這種革命性的成本優勢主要來源于材料壽命的大幅提升(延長24倍)和維護需求的根本性降低。
從生產穩定性角度看,陶瓷襯板實現了質的飛躍。其優異的抗沖擊性能(KIC≥4.8 MPa·m¹/²)徹底解決了襯板斷裂問題,將年非計劃停機維護次數從3次降至0次。模塊化設計使更換效率提升50%,單次維護時間從15小時大幅縮短,為高爐連續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2024年1月16日利用1#1880m3高爐大修機會,爐頂料罐施工作業15天,完成新型耐磨陶瓷襯板改造使用以來,經過一年多的運行,系統始終保持穩定狀態,未發生襯板脫落、外部罐體磨損情況(圖3)。這一技術革新不僅大幅降低了高爐料罐的停機維護頻率,還顯著減少了人工維護成本,為高爐長周期經濟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圖3 爐頂料罐襯板采用新型陶瓷材料
在可持續發展維度,陶瓷襯板具有三重戰略價值:其一,減少維護頻次直接降低碳排放,完美契合《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其二,作為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重點支持的陶瓷基復合材料(CMC),其推廣應用符合產業升級方向;其三,8年免更換的特性顯著減少固廢產生量,每套襯板全生命周期可減少約15噸廢棄物,環境效益顯著。這些優勢使其成為同時滿足《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中效率提升和綠色發展要求的典范案例。結語:陶瓷襯板在高爐料罐中的應用可顯著提升耐磨性、延長壽命,并降低維護成本。其輕量化、模塊化設計進一步優化了高爐運行效率,為鋼鐵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新材料解決方案。未來可推廣至其他高溫、高磨損工況設備。
4 結語
陶瓷襯板在高爐料罐中的應用可顯著提升耐磨性、延長壽命,并降低維護成本。其輕量化、模塊化設計進一步優化了高爐運行效率,為鋼鐵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新材料解決方案。未來可推廣至其他高溫、高磨損工況設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