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坯低碳鋼表面裂紋的改善
郝廣鵬,毛成杰,王國強,石榮民
( 特鋼事業部)
摘要: 大圓坯連鑄機生產的低碳鋼有時會出現鑄坯表面裂紋缺陷,通過對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保護渣的使用、結晶器系統以及二次冷卻強度等各項指標的優化,降低了低碳鋼表面裂紋的缺陷。
關鍵詞: 大圓坯; 表面裂紋; 表面溫度; 冷卻強度
0 前言
新區連鑄自投產以來,生產部分低碳鋼連鑄坯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表面裂紋缺陷,并遺傳給其后的軋制產品,導致出現軋制廢品。為了提高鑄坯質量,必須對低碳鋼連鑄坯表面裂紋的成因進行分析,找到解決的辦法。
1 低碳鋼表面裂紋的成因分析
引起鑄坯產生表面裂紋的因素有很多,連鑄生產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冷卻控制、液面穩定性控制、振動參數控制及矯直控制對低碳鋼鑄坯裂紋的產生均有明顯影響。
1. 1 浸入式水口深度對表面裂紋的影響
浸入式水口插入過深時,從水口出口流出的鋼水帶到彎月面上的熱量不足,保護渣熔化不均勻,而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過淺時,結晶器液面波動大,液渣無法均勻流入結晶器與坯殼之間的空隙,令坯殼的凝固不均勻,引起表面裂紋。影響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的因素有:
1) 中間包升降設備可靠性低,四個液壓缸升降不一致。
2) 液壓缸有時會泄壓造成中間包偏斜。
3) 中間包在使用中變形嚴重。
1. 2 保護渣對表面裂紋的影響
選用的保護渣不合適,使用過程中變性,主要原因為低碳鋼保護渣適應能力不強,鋼水過熱度高對保護渣性能造成影響,綜合作用導致保護渣保障能力差,間斷出現表面裂紋缺陷。保護渣加入量的控制也不嚴格,結晶器中的保護渣時常過厚或過薄。
1. 3 結晶器對表面裂紋的影響
1) 結晶器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結晶器銅板和足輥會逐漸發生磨損、變形或位移,使初生坯殼受到損傷,從而導致連鑄坯裂紋缺陷。
2) 結晶器的錐度不合適。結晶器錐度過小,與連鑄坯的凝固線收縮率不適應,產生的氣隙大,熱阻增加,坯殼生長慢,回溫快; 錐度過大,連鑄坯與結晶器間的摩擦力增加,而且低碳鋼摩擦力比中碳鋼摩擦力高出15% ~ 20%,低碳鋼坯殼厚度不均勻性也強,振痕深,表面更易產生橫裂紋。
3) 振動參數不合適。橫裂紋與振痕是共生的,振痕深度增加,橫裂紋發生幾率增加,要減少橫裂紋就要減少振痕深度,振痕深度取決于振動頻率、振幅、負滑脫時間。
4) 結晶器的冷卻強度偏大,結晶器彎月面初生坯殼不均勻,導致鑄坯產生縱裂紋。
1. 4 二冷強度對表面裂紋的影響
二冷水的配水量不合理,采用的動態二冷配水模型只令二冷水量與拉速相匹配,冷卻強度過大,鑄坯表面溫度偏低,斷面內溫度梯度增大,熱應力提高,使坯殼薄弱處應力集中,極易發生裂紋,而原有的微小裂紋處在過大的冷卻速度下也會擴展成明顯的裂紋。
2 改進措施
2. 1 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的改善
1) 在中間包車的液壓閥臺側增設液壓平衡馬達,定期校正位置傳感器,平衡各個液壓缸的升降,保證四個液壓缸升降一致。
2) 按渣線要求制作不同規格的墊塊,變渣線時選用合適規格的墊塊放置到中包升降框架下面,以防液壓缸泄壓造成中包偏斜。
3) 增加中間包的鋼板厚度,在中間包上加焊加強筋,減少中間包的變形量,同時根據中包變形量確定各流的水口長度,確保水口底端平齊一致,進而保證插入深度的一致。
2. 2 保護渣使用的改善
1) 選用合適的保護渣。保護渣消耗量需要滿足潤滑,以防止黏結產生縱裂紋,也要滿足淺振痕,以防止橫裂紋。選擇堿度、粘度和結晶溫度的正確組合,對低碳鋼來說就能達到防止產生裂紋的效果。
2) 優化加保護渣的操作,保護渣在結晶器中的厚度控制在35 ~ 50 mm,液渣層厚度在7 ~ 10 mm,確保保護渣在結晶器內均勻熔化,使液渣層保持穩定。
2. 3 結晶器系統的改善
1) 強化對結晶器使用狀況的監控力度,發現結晶器銅板和足輥發生嚴重的磨損、變形或位移時,及時更換和修復。
2) 采用合適的結晶器錐度。對新上線的結晶器銅板的表面質量和倒錐度進行檢查,符合標準才能使用。
3) 定期對結晶器足輥、固定段、扇形段的對弧情況進行檢測,保證準確對弧。
4) 調整振幅和振頻。采用高頻率小振幅的振動方式,減少偏振,降低負滑脫時間,使振痕深度降低,有利于減輕橫裂紋。
5) 調整結晶器冷卻強度。調節結晶器冷卻水流量,調節前后的數值見表1 和表2,確保結晶器初始坯殼均勻生長。
2. 4 二次冷卻改善
1) 建立溫度、拉速動態配水模型。測量鑄坯表面溫度,利用測量值修正TWS 動態溫度曲線,通過拉速來設定配水量,利用動態溫度曲線實時修訂和穩定配水量,確保連鑄坯表面溫度均勻、波動小。
2) 二次冷卻采用弱冷。將三段式冷卻改為二段式冷卻,令活動段下區不再噴水,設定合適的配水量,調整前后的數值見表3、表4,提高鑄坯的表面溫度,避免連鑄坯表面進入700 ~ 900 ℃的第III 脆性溫度區,減少了在矯直區出現的表面裂紋。
3 結語
通過對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保護渣的使用,結晶器錐度、冷卻強度、振動參數及二次冷卻強度等對低碳鋼表面裂紋的影響,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大幅降低了鑄坯表面裂紋的缺陷,低碳鋼的鑄坯表面無缺陷率由原來的90%提高到目前的98. 97%。
參考文獻
[1]王世俊,郭甲男,周云,等. 南鋼熱軋中厚板表面裂紋缺陷分析[C]. 第七屆( 2009) 中國鋼鐵年會大會論文集( 中) ,2009.
[2]喻承歡,關開明,駱忠漢,等. 武鋼二煉鋼含Nb 鋼連鑄表面質量的改進[J]. 世界金屬導報,2002.
[3]劉建華,包燕平,孫維,等. H 型鋼表面裂紋成因分析[J].鋼鐵,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