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鋼結構降本取得新進展,高爐入爐釩鈦礦配比提高至15%。
由于自產釩鈦球團礦較其它球團礦有較大的價格優勢,因此,提高其用量有利于降低配礦成本。但隨著釩鈦配比的不斷提高,對于高爐來說,卻增加了操作難度,需克服釩鈦配比提高后造成的渣鐵流動性降低、爐外工作量加大、爐內操作區間變窄等困難。
近兩年來,鋼鐵股份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釩鈦礦配比的研究。2012年底,新區鏈篦機自主生產高釩鈦球團礦試驗取得成功,并于2013年應用于大生產,隨后又將入爐釩鈦礦的配比提高至10%。今年初,為進一步降低成本,鋼鐵股份公司總師室、鋼研所、燒結廠、煉鐵廠等單位共同努力,再次開展了“提高入爐釩鈦礦配比至15%”的技術攻關。通過控制好渣鐵適宜物理熱及[Si]+[Ti]含量、合同允許的爐渣中TiO2含量范圍、“零間隔出鐵”、對水渣設備進行改革等措施,確保了高爐渣鐵及時排放、生產持續穩定順行,為入爐釩鈦礦配比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截至今年6月份,高爐入爐釩鈦礦配比已提高至15%,為鋼鐵股份公司進一步降低成本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