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鋼精益管理項目啟動以來,樣板單位和第二、三、四批重點指導單位相繼確立并實施精益改善項目。截至目前,前四批12家單位已完結精益改善項目140余項,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產品品質、降本增效帶來實效。
優化流程提效率
幾秒種能做什么?在無縫廠“159”作業區精整部,“預精整生產節奏攻關”項目正是以短短幾秒鐘成就了班產增加800余支的“奇跡”。以直徑73.02×5.51毫米鋼管為例,改善項目實施之前平均班產5194支,實施后達到6038支,包裝量每班次增加約80噸。
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單位通過深入調研、剖析現狀,發現生產工序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達到優化流程、穩定運行、提高效率的目的。
軌梁廠實施“降低液壓事故攻關”精益項目,有效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對比項目實施前后,月均事故時間減少44分鐘,1至11月份累計減少事故時間486分鐘,多創經濟效益110萬元。焦化廠精益項目“降低干熄焦設備故障率”創新設備管理,通過精準作業、關鍵設備關鍵受控點趨勢化管理,實現干熄焦設備故障率同比降低10%,1至10月份多創效780余萬元。
提升質量增效益
如何提升競爭力,在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質量是重中之重。各單位將提升產品品質作為精益改善一大方向。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單位完善工藝和作業標準,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滿足了客戶需求,提高了包鋼產品信譽度。
薄板廠針對寬厚板鑄坯角部裂紋缺陷問題展開攻關,鋼板成材率提高0.5%,鋼板修磨量從平均每月1300噸減少至380噸。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這項改善有效縮短了產品交貨周期,得到客戶好評。軌梁廠熱軋部成立H型鋼矯直質量攻關團隊,H型鋼矯后平均缺陷率從去年的1.1%下降至0.2%以下,一年可為公司增加效益600余萬元。煉鋼廠實施“降低1號麥窯生燒率”項目,實現生燒率小于8%的目標,脫磷脫硫效率提高80%,在鋼水質量明顯提升的同時,噸鋼石灰消耗明顯減少,每年可節約成本約1000萬元。
減少消耗降成本
消除浪費是推進精益管理的一條主線。公司各單位在確立精益改善項目之初便充分考慮,紛紛以減少消耗為目標立項,使精益改善項目成為降低生產成本的有效途徑。
無縫廠“159”作業區實施的“降低芯棒噸鋼消耗”,成功將芯棒噸鋼消耗從89.3元降到48.8元,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約700萬元;薄板廠實施“降低生產線綜合能耗”改善項目后,加熱爐煤氣消耗明顯降低,僅6至7月份就降低生產成本280余萬元;煉鐵廠煉鐵二部“降低動力成本”精益項目效果顯著,1至10月份降低動力成本1400余萬元。
清潔生產保環境
企業追求利潤的同時,必須承擔社會責任,精益改善項目也成為包鋼及周邊地區藍天碧水的“守護者”。
焦化廠“推焦大循環”項目對影響焦爐清潔生產的因素實施改善。通過加強焦爐爐體維護工作,防止煙塵外溢。經過環保監測機構對備煤、焦爐、運焦除塵效果進行監測,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基本實現焦爐清潔生產。同樣在焦化廠,精益改善項目保證了干熄焦設備的穩定運行。而干熄焦與濕法熄焦相比較,每年可減少酚、氰化物、硫化物及粉塵蒸汽等有害物排放2萬余噸。
目前,各單位精益改善完結項目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項目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將持續發酵,成為推動公司發展的動力源泉。(高愛云 郭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