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霧霾看河北,河北霧霾看唐山。
在2013年1~9月的“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月報”中,排名倒數前十的城市河北最少也要占到5席;唐山則是表現最糟糕的城市之一,3、6、7月都排全國倒數第一。
唐山“壓力山大”,治污被列為一號工程。2013年5月和8月,該市先后宣布199、109家兩個批次的污染企業關停計劃;10月中旬,又出臺了《唐山市2013-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下稱《行動方案》);目前,唐山市各部門正在制定各自的行動方案。唐山治霾的效果怎樣?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唐山市豐潤區、豐南區實地調查,發現當地所謂“山場”,亦即采石場、采砂場等已經被大量關停,但同樣被列入停產計劃的水泥廠、小鋼廠等排污依舊,有些小鋼廠白天關停,晚上則開足馬力,這讓《行動方案》大打折扣,有一點讓唐山不得不慎重考慮的是,這些民營小鋼廠承載著幾十萬人的就業。維穩和財稅是壓在唐山身上的兩座大山。
從2013年一季度開始,唐山開始出現經濟下滑,明顯表現之一就是,自2003年以來該市財政收入首次在省內跌至第二;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9月唐山完成財政收入456.8億元,同比降低10.3%。在財政減收的同時,唐山推出了壓縮鋼鐵等重工業、發展港口等現代服務業的1487億元投資計劃,但曹妃甸正面臨“爛尾”,經濟轉型前景黯淡。
河北霧霾看唐山
11月13日和14日,來自河北省空氣質量自動發布系統的AQI日報數據顯示,唐山的空氣指數分別為198和159,均為中度污染天氣。
在這兩天內,來自PM2.5監測網的實時數據顯示,11月13日,唐山PM2.5含量最高值出現在9時,為239,最低值出現在15時,為143;11月14日,唐山PM2.5含量最高值是在8時,為304,最低值是在14時,為42。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出現在唐山的時候,空中似乎有棉花糖狀的物質,太陽也是殘黃的顏色。大街上很多市民戴著口罩。
在唐山市豐潤區,東馬莊村的兩位村民帶著本報記者走訪周邊的“山場”、水泥廠、小鋼廠。當地所謂“山場”,亦即附近山區的采石場、采砂場。本報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在唐山市的嚴打態勢下,雖然“山場”采石、采砂的很多大型機械還在山腳下放著,但都已經偃旗息鼓;而附近的冀東水泥[3.49%資金研報]豐潤有限責任公司、唐山燕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飛龍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等,都還在正常生產;周邊的津西正達、榮泰鋼構、寶成鋼鐵、盛達鋼鐵、鑫宇鋼鐵、華駿特鋼等,煙囪冒著濃煙,也沒有停產。
根據最近頒布的《唐山市重污染天氣于晶應急響應預案》,豐潤區壓庫山中春采石廠等42家采石廠,冀東水泥豐潤有限責任公司等42家水泥廠,河北津西集團正達鋼鐵有限公司等133家鋼鐵、建材廠,應該在空氣指數大于200時停產、限產、減產。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山場”因為規模小,涉及人數少,所以在唐山市歷史上歷次治污整頓中,都是最先被停產、取締的,當整頓力度變小,這些“山場”會重新活躍起來,即便在整頓過程中,有些老板也會在夜間偷偷開工;當地的水泥廠、鋼鐵廠、建材廠動輒都是幾百、幾千職工規模,真正停產會有大批人員下崗,可能引發社會治安問題,因此一直沒有停產。
當地一家鋼鐵企業職工也告訴記者,當地政府也害怕鋼廠職工鬧事,這些鋼廠很難停產,即便是白天限產、減產,一般實行“三班倒”的這些鋼廠也會在晚上開足馬力。
“你不覺得唐山每天的空氣指數很有規律嗎?一般都是早上七八點的時候空氣質量最差,下午兩三點的時候空氣質量最好。”上述職工表示,這是當地鋼鐵廠、水泥廠晚上加班加點的結果。
11月13日,本報記者致函唐山市發改委、環保局等部門聯系采訪,但截至本報發稿時也沒有得到回音。11月14日,唐山市委宣傳部一位處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行動方案》剛剛頒布,唐山各部門的治污壓力非常大、任務非常重,目前也沒有取得太大的工作成效,因此拒絕了采訪。
河北省和唐山市霧霾嚴重,主要原因就在于耗煤量巨大的鋼鐵產業一業獨大。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數據,2012年中國大陸粗鋼產量7.16億噸,占全球的46.3%;其中,河北省的鋼鐵產量就有1.64億噸,占到全國的1/4左右。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鋼鐵產量又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
在唐山市,豐潤區和豐南區又是鋼鐵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因此,也有“唐山污染河北第一,豐潤污染唐山第一”的說法。
據記者了解,唐山市鐵礦非常富集,主要集中在北部郊區的遷安市、遷西縣、遵化市,以及南部郊區的灤南縣。這種分布特點造成了在唐山市豐潤區與遷西縣的交界地帶,以及豐南區與灤南縣的交界地帶,比如豐潤區的東馬莊村和小屯村、豐南區的小集鎮等,周邊都聚集了一大批民營小鋼廠。記者遍訪東馬莊村、小屯村、小集鎮的周邊地區,發現當地的小鋼廠、水泥廠基本上沒有停產。
小鋼廠:白天關晚上開
自2013年年初,國家環保部開始逐月發布“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月報”,河北省每月至少有5個城市排在倒數前十位;特別是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以來,中國鋼鐵第一大省——河北省的治污壓力開始增大,而這種壓力也傳導到了河北省第一鋼鐵大市——唐山市。
來自河北省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唐山市能源消費量達到9794萬噸標準煤,占到全省的32.5%,單位GDP能耗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唐山市大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別達到31.8萬噸、39.2萬噸,均居全省首位,分別占到全省的23.7%、22.3%。
“作為全國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唐山市環境治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非抓不可的地步。”河北省副省長、唐山市委書記姜德果在10月中旬召開的唐山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動員大會上表示,防治大氣污染不僅是生態環境問題,更是重大經濟問題、民生問題、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力爭用4年時間摘掉唐山市重污染“帽子”。
河北省和唐山市開出的主要治污藥方就是壓縮鋼鐵產能、減少煤炭消耗。根據不久之前印發的《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到2017年河北將削減煉鐵產能6672萬噸、粗鋼產能6726萬噸、燃煤消耗4000萬噸、水泥熟料產能397萬噸;而據《河北省削減煤炭消費及壓縮鋼鐵等產能任務分解方案》,到2017年唐山市將削減粗鋼產能4000萬噸以上,河北省鋼鐵產能削減重擔將有一半以上落在唐山。
目前,唐山市已經確定壓縮鋼鐵產能的途徑,一方面在“2016年底前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和60噸以下轉爐”;另一方面將會支持首鋼、河北鋼鐵兩家特大型企業整合地方企業,將以遷安市、豐南區的鋼鐵企業為主體組建兩家2000萬噸以上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同時還將組建5家千萬噸級的區域性特色鋼鐵集團,從而更好地控制產能。
唐山市一位環保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市治污措施其實可以概括為四個層面:一是控制揚塵,關停“山場”和目前正在推進的建筑工地揚塵控制行動都屬這個范疇,也是最好操作的部分;二是關停小高爐、小鍋爐、小鐵選、小燒結機等,目前唐山市已對污染源做了全面普查,作為強制措施也能推行;三是上馬脫硫設備,由于這項任務耗資巨大,而且就算上了設備,也很難監管開動情況,很難執行徹底;四是減少煤炭消耗量,僅僅是唐山市豐潤區,就有數百輛拉煤車每天從東北源源不斷地拉煤,這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一位鋼鐵行業的券商分析師也透露,他今年在唐山調研鋼廠排污情況,在被調研的企業中,共有300多臺燒結機,安裝脫硫設備的只有1/3,其中又有70%左右不能正常運行,“每天脫硫費用在5萬~6萬元之間,為了節省開支,很多鋼廠都讓脫硫設備早上8點開、晚上8點停,晚間偷排現象嚴重。”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唐山市豐潤區一家鋼廠的老板表示,他對當前的治污行動持觀望態度,因為在過去十多年,已經有過兩次類似的治污行動,但“風聲一過”往往無疾而終。
“2004年前后唐山第一次整治、關停大批小鋼廠,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曾經出現過一輪小鋼廠的復蘇;2008年以后又進行過一輪集中整治,后來又放松了,今年算是第三次。”上述老板表示。
財政持續下滑
在削減鋼鐵等重工業產能的同時,唐山經濟結構調整的策略是,大力發展港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
來自唐山市發改委的消息,在2013~2016年,唐山市計劃投資1487億元建設港口物流、金融服務、商貿旅游等耗能低、污染少的服務業項目150多個。
前述券商分析師表示,唐山市有鋼鐵企業400多家,2012年的總產量為8107萬噸,與之相關的行業企業多達上千家,相關從業人員可能高達百萬人,如果完成4000萬噸鋼鐵產能的削減任務,可能會有接近一半的企業需要停產,幾十萬就業人員需要安置,必須有替代產業才能完成企業和職工的轉移。
一個難題在于,唐山市財政能力已經在下滑。唐山市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處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2013年1~9月,唐山市GDP完成4521億元,同比增長8.8%,但該市財政收入完成456.8億元,同比下降10.3%。
據記者了解,從2013年一季度開始,唐山市財政收入開始被石家莊超越,這是2003年GDP、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占據河北省第一位以來,唐山市財政收入首次在河北省滑落至第二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唐山市財力已經開始全面下滑。
唐山市發改委一位官員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市財政收入下滑一方面由于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營改增等政策的施行。
“2012年以來,鋼鐵行業整體利潤大幅下滑,唐山鋼鐵企業陷入微利甚至虧損狀態,唐山以鋼鐵業為主導產業,財政收入下滑也在情理之中。”前述唐山市豐潤區鋼廠老板表示。
另一個難題在于,曾經作為唐山市“一號工程”的曹妃甸港口,自今年以來,陷入“爛尾”危機。今年5月,本報記者在曹妃甸調查時發現,由于銀行停貸、資金鏈緊繃,當地的大量工程已經停工。曹妃甸已經建設10年、累計投資超過5600億元,在此情況下,寄希望于1487億元的投資計劃推動港口等現代服務業,顯得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