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本鋼板材煉鋼廠二號轉爐控制室后一個工作間里,以市勞模、煉鋼車間技術組組長劉書超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該廠黨委書記、工會主席李鴻斌為該室授牌。這是該廠工會充分發揮勞動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在企業振興發展中的示范和引領作用的一個新嘗試。
劉書超和他所在的團隊,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有了雛形,并已經取得了一些創新成果。其中,劉書超主抓的“少渣冶煉黃金六分鐘操作法”項目獲遼寧省科技創新成果獎。他們小組開發的《轉爐增碳脫氧合金化優化模型》,實現了標準化操作和合金成本最優化。開發了《轉爐加料和終點溫度預測模型》《鋼包溫度預測模型》《轉爐特殊合金制度》等模型,規范了各類轉爐操作制度。劉書超還牽頭完成了擋渣標投入方式革新,由“投入式”改進為“插入式”,有效提高了擋渣標命中率。他們開展了自動化煉鋼攻關工作,使得煉鋼車間首次實現“一鍵式”自動化煉鋼,自動化煉鋼率達90%以上。由他們組織制作的《轉爐成本優化和統計模型》,實現了轉爐操作成本爐結日清等多項科技創新,為該廠提高鋼水的煉成率和鋼水質量的穩定、工序成本的降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今年他們將繼續優化老區自動化煉鋼程序,增加、細化和完善自動化方案,開發引入聲吶化渣等其他輔助自動化煉鋼的配套軟硬件,改造新區二級程序,繼續完善“導入式”替代模型,切實提高新區自動化煉鋼使用效果。
劉書超和他所在的團隊,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有了雛形,并已經取得了一些創新成果。其中,劉書超主抓的“少渣冶煉黃金六分鐘操作法”項目獲遼寧省科技創新成果獎。他們小組開發的《轉爐增碳脫氧合金化優化模型》,實現了標準化操作和合金成本最優化。開發了《轉爐加料和終點溫度預測模型》《鋼包溫度預測模型》《轉爐特殊合金制度》等模型,規范了各類轉爐操作制度。劉書超還牽頭完成了擋渣標投入方式革新,由“投入式”改進為“插入式”,有效提高了擋渣標命中率。他們開展了自動化煉鋼攻關工作,使得煉鋼車間首次實現“一鍵式”自動化煉鋼,自動化煉鋼率達90%以上。由他們組織制作的《轉爐成本優化和統計模型》,實現了轉爐操作成本爐結日清等多項科技創新,為該廠提高鋼水的煉成率和鋼水質量的穩定、工序成本的降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今年他們將繼續優化老區自動化煉鋼程序,增加、細化和完善自動化方案,開發引入聲吶化渣等其他輔助自動化煉鋼的配套軟硬件,改造新區二級程序,繼續完善“導入式”替代模型,切實提高新區自動化煉鋼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