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程公司設計院研究開發的“大型高鈦渣電爐裝備升級研究與應用”項目,5月8日通過了四川省科技廳和四川省經信委的科技成果鑒定。
據了解,該項目依托攀鋼鈦業公司高鈦渣高效擴能改造(一期)工程進行大型高鈦渣電爐裝備升級研究與應用,2013年1月立項,被列為2014年攀枝花市科研項目,獲得了市政府專項資金支持。經過課題組兩年多攻關,取得了相關技術成果,主要獲得7項成果,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項。專家鑒定認為,該項目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目前,該項目技術成果已在鈦業公司高鈦渣高效擴能改造(一期)工程得以成功應用。開發采用大型高鈦渣電爐石墨電極工藝及裝備技術為中心、多點布料、長壽化爐體結構等一整套裝備及冶煉自動化控制軟件包,成功消除了冶煉高鈦渣存在的電極軟斷隱患,實現了鈦渣爐安全生產;解決了圓形高鈦渣電爐布料不均勻、爐墻掛渣難等問題,進一步降低了能耗、延長了電爐壽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專家鑒定認為,該研究成果技術創新性強,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建議在國內高鈦渣行業加大推廣應用力度。
據了解,該項目依托攀鋼鈦業公司高鈦渣高效擴能改造(一期)工程進行大型高鈦渣電爐裝備升級研究與應用,2013年1月立項,被列為2014年攀枝花市科研項目,獲得了市政府專項資金支持。經過課題組兩年多攻關,取得了相關技術成果,主要獲得7項成果,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項。專家鑒定認為,該項目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目前,該項目技術成果已在鈦業公司高鈦渣高效擴能改造(一期)工程得以成功應用。開發采用大型高鈦渣電爐石墨電極工藝及裝備技術為中心、多點布料、長壽化爐體結構等一整套裝備及冶煉自動化控制軟件包,成功消除了冶煉高鈦渣存在的電極軟斷隱患,實現了鈦渣爐安全生產;解決了圓形高鈦渣電爐布料不均勻、爐墻掛渣難等問題,進一步降低了能耗、延長了電爐壽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專家鑒定認為,該研究成果技術創新性強,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建議在國內高鈦渣行業加大推廣應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