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良率近期在持續走高。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到5636億元,較年初增加707億元;不良貸款率達到0.97%,較二季度末上漲0.01個百分點,。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日前指出,銀行不良貸款增長的壓力可能延續到明年下半年,但明年不良率超過1.2%的可能性較小。分析稱,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的貸款風險,今年都在可控范圍。影響銀行不良率因素依然是鋼貿等行業。
銀行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雙升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僅16家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就將近4600億元,比二季度增加超過180億元,比年初增加約570億元。除農行和建行外,14家上市銀行均出現了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另外,16家上市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91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左右,低于去年同期的17%和前年同期的31.7%,利潤持續下滑的趨勢已經形成。
銀行不良率在年底提高就已成趨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日前指出,“銀行不良貸款增長的壓力可能延續到明年下半年,因為目前逾期貸款增長較快,未來被認定為不良的壓力不??;兩高一剩、外向型小企和鋼貿等行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機械設備、造船和航運等行業受外部需求影響潛在風險開始顯現。預計到年末,各銀行的不良貸款還會繼續增加,不良貸款率可能會超過1%.”
影子銀行更讓人擔憂
一度引發銀行業界關注的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的貸款風險,今年都在可控范圍。
安信證券在近期一則調研報告中稱,過去一段時間不良壓力主要是江浙一帶,行業上主要是鋼貿、光伏、造船,市場關注較多的平臺貸、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相對穩定。鋼貿、光伏,造船等情況還在繼續演繹,只是程度減輕,鋼貿問題延伸導致企業主還款能力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其信用卡貸款、個貸、按揭。過去江浙一帶的問題目前在福建、廣東地區也有出現,但仍主要源自鋼貿、造船行業,其他行業目前沒有類似的問題出現。
安信證券在該份研報中指出,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國企可能會對經營不善的子公司、分支進行剝離并對銀行資產質量產生一定影響。
然而,國內投行和有關分析人士依然認為,中國銀行的質量不錯。除了不良率問題備受關注外,外資投行更關注中國影子銀行體系成為嚴重的系統性弱點的可能性。穆迪公司中國學術顧問委員會日前發布報告稱,與其他國家影子銀行體系一樣的是,“下列兩大問題需要引起注意:其風險實際尚未轉出常規銀行體系;影子銀行可能會推高經濟中的杠桿率。”
據穆迪分析稱,提高銀行間市場利率等控制影子銀行增長的政策措施迄今產生的效果有限。最終,由市場決定利率和解決其他體制約束產生的誘因可能會限制影子銀行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