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馬鋼承擔的安徽省國際合作項目“出口韓國準高速車輪開發”通過安徽省科技廳委托馬鞍山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專家組通過聽取匯報、質詢、查閱資料及答辯后一致同意該合作項目通過驗收。
該項目立項起止時間為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計劃投資2000萬元。項目立足韓國用戶準高速車輪使用要求,通過雙方科技團隊共同努力,取得良好成果。兩年來,科研團隊圍繞該車輪用鋼鋼質調研、高潔凈鋼冶煉工藝、軋制工藝、熱處理工藝和檢測技術等開展研究攻關,完成該類車輪生產的系統研究,掌握了高致密度、高均質度、高潔凈度車輪鋼連鑄圓坯控制技術。
通過對該類車輪軋制工藝、熱處理工藝和檢測技術研究,研究團隊掌握了提高車輪軋制質量的關鍵參數、穩定的車輪熱處理工藝和精確檢測技術,形成了創新工藝。最終,批量試制的韓國準高速車輪,綜合性能與實物質量符合韓方特殊要求技術指標。目前該批車輪已出口韓國1100余件,在韓國鐵路運行40萬公里以上,運營情況穩定。
專家組認為,以國際合作方式開展項目研究是中國產品成功開發并實現“走出去”的重要舉措。該項國際合作不僅加速了我國重要車輪生產基地馬鋼開拓海外市場,還提高了馬鋼在國內外高端車輪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該項目立項起止時間為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計劃投資2000萬元。項目立足韓國用戶準高速車輪使用要求,通過雙方科技團隊共同努力,取得良好成果。兩年來,科研團隊圍繞該車輪用鋼鋼質調研、高潔凈鋼冶煉工藝、軋制工藝、熱處理工藝和檢測技術等開展研究攻關,完成該類車輪生產的系統研究,掌握了高致密度、高均質度、高潔凈度車輪鋼連鑄圓坯控制技術。
通過對該類車輪軋制工藝、熱處理工藝和檢測技術研究,研究團隊掌握了提高車輪軋制質量的關鍵參數、穩定的車輪熱處理工藝和精確檢測技術,形成了創新工藝。最終,批量試制的韓國準高速車輪,綜合性能與實物質量符合韓方特殊要求技術指標。目前該批車輪已出口韓國1100余件,在韓國鐵路運行40萬公里以上,運營情況穩定。
專家組認為,以國際合作方式開展項目研究是中國產品成功開發并實現“走出去”的重要舉措。該項國際合作不僅加速了我國重要車輪生產基地馬鋼開拓海外市場,還提高了馬鋼在國內外高端車輪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