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鋼股份濟南分公司煉鐵廠通過優化制度,穩定操作,強化保障,2月份,1750立方米高爐產量、燃料比等指標均創歷史最好紀錄。其中,1號1750立方米高爐平均日產站穩5000噸平臺,3號1750立方米高爐平均日產突破4900噸,與1月份相比,日產分別增加100噸和455噸。
過去操作人員由于過多依賴十字測溫和爐內攝像進行操作,或調整頻繁、或操作滯后,高爐爐況易出現反復和波動。該廠員工打破原來操作思路,不以某個參數或局部變化考慮爐子運行狀況,特別是原燃料條件變化比較大、料結構不穩定的情況下,以不變應萬變。1號1750立方米高爐在去中心加焦操作攻關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把合理控制指標作為穩定操作目標,追求精益操作。現在,煤氣利用率穩定,冶煉強度升高,可操作性增強,在全部消化條件較差的燒結礦和焦炭,塊礦比例達到18%的情況下,燃料比降低到508千克/噸的歷史最好水平。3號1750立方米高爐妥善處理,系統解決高爐強化冶煉與爐缸溫度偏高的矛盾,堅定“加風提氧擴礦批”的思路不動搖,大力實施強動力冶煉,風量提升到3600立方米/分鐘,焦比降低到375千克/噸。
追求爐況高級運行狀態,冶煉強度越高,慣性越大,風險也就越大。伴隨著高爐產量持續攀升,冶煉強度變化,造成渣鐵生成和排放達到一個新的平衡,若渣鐵不能及時排凈,就要憋風、減風,對系統和操作制度產生影響。該廠在全力保障鐵口深度的情況下,使用大鉆頭開鐵口,提高渣鐵排放速率;量化爐前出鐵節奏,增強保風奪鐵意識;值班室遵循早調劑、少調劑的操作理念,統一四班操作,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爐內操作注重掌握技巧性,在高冶煉強度情況下,值班室通過增加日常渣鐵生成量、熱值后的計算、調劑頻率,為爐內穩定操作奠定基礎;強化工序質量保障,加強上料設備控制和維護,細化上料篩分管理,減少風險波動因素。
過去操作人員由于過多依賴十字測溫和爐內攝像進行操作,或調整頻繁、或操作滯后,高爐爐況易出現反復和波動。該廠員工打破原來操作思路,不以某個參數或局部變化考慮爐子運行狀況,特別是原燃料條件變化比較大、料結構不穩定的情況下,以不變應萬變。1號1750立方米高爐在去中心加焦操作攻關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把合理控制指標作為穩定操作目標,追求精益操作。現在,煤氣利用率穩定,冶煉強度升高,可操作性增強,在全部消化條件較差的燒結礦和焦炭,塊礦比例達到18%的情況下,燃料比降低到508千克/噸的歷史最好水平。3號1750立方米高爐妥善處理,系統解決高爐強化冶煉與爐缸溫度偏高的矛盾,堅定“加風提氧擴礦批”的思路不動搖,大力實施強動力冶煉,風量提升到3600立方米/分鐘,焦比降低到375千克/噸。
追求爐況高級運行狀態,冶煉強度越高,慣性越大,風險也就越大。伴隨著高爐產量持續攀升,冶煉強度變化,造成渣鐵生成和排放達到一個新的平衡,若渣鐵不能及時排凈,就要憋風、減風,對系統和操作制度產生影響。該廠在全力保障鐵口深度的情況下,使用大鉆頭開鐵口,提高渣鐵排放速率;量化爐前出鐵節奏,增強保風奪鐵意識;值班室遵循早調劑、少調劑的操作理念,統一四班操作,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爐內操作注重掌握技巧性,在高冶煉強度情況下,值班室通過增加日常渣鐵生成量、熱值后的計算、調劑頻率,為爐內穩定操作奠定基礎;強化工序質量保障,加強上料設備控制和維護,細化上料篩分管理,減少風險波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