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京唐公司煉鐵部礦選作業區深挖潛力,通過調整破碎篩分模式、合理減少運行設備數量、提高設備作業率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降低能耗,節約成本。
調整破碎篩分模式降成本。用于磨礦的原料在卸料時,會產生自然堆存效果,其結果是大而重的塊礦分散在料堆的外側,小而輕的粉料會留在料堆中間。過去所有原料都通過破碎、篩分進入生產流程,但實際上粉料可直接進入生產流程。針對這一情況,礦選作業區專業技術人員經過詳細論證、反復試驗,將原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粉料,一部分是塊礦,這樣分開進入生產流程,減少了破碎環節的消耗,年可節約電費16萬元。
合理減少設備運行數量降成本。礦選作業區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設備運行數量降低成本。一是根據球磨機入料現狀,在調整破碎篩分運行模式的基礎上,改變高壓輥磨設備的運行方式在處理粉料時,停止運行高壓輥磨機,使用料倉部位的旁路。這樣可以降低高壓輥磨設備的運行能耗和備件維護費用。二是根據生產量來優化300和600平方米斜板濃密箱的底流泵,將兩個分開的底流槽體改造為一個大的槽體并更改相應輸送管路,采取底流單臺泵運行輸送滿足生產要求代替雙泵長期運行的模式,降低電耗。
提高設備作業率降成本礦選作業區通過加強設備維護、優化設備周期性管理、自修復備件等措施提升設備穩定運行水平。目前過濾機滾筒減速機、過濾機滾筒、球磨機給礦方箱等備件均實現自行修復延長使用壽命,今年以來,礦選設備作業率均達到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