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取了河鋼鋼研院長李建新的工作匯報后,于勇充分肯定了河鋼鋼研在推進集團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中取得的成效。他代表集團對以河鋼鋼研為代表的集團全體科技工作者多年來的努力和付出表示衷心感謝。
于勇強調,近年來,集團致力于將市場困難時期變成發現自身問題、消除短板、提升競爭力的機遇期,顛覆傳統思維模式,適應新常態,十分有序地推進了企業內部管理和戰略經營、資源配置等工作,構建起全新的發展模式。特別是集團著眼于未來,加快海外布局,正在向建設世界級的、最具競爭力鋼鐵企業目標邁進,而且步伐在加快。集團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用自身的實力贏得了社會上的認可和支持。這是全體河鋼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于勇指出,無論企業未來綜合實力有多強,鋼鐵永遠是我們的主打牌。以鋼鐵為主業、為首要品牌的一個企業,如果產品沒有達到相應的高度,我們是不硬氣的。一個企業最受尊重的指標,最能體現出核心競爭力的指標,就是技術指標;最能體現出綜合競爭力的,就是產品的創效能力。河鋼未來無論能掙多少錢,取得多大的經濟效益,如果河鋼的產品高度不能和世界級企業接軌,就不能成為最受尊重的企業。
于勇指出,從裝備到產品是個復雜的過程,幾乎動員了企業所有的要素結構。隨著集團"市場"和"產品"工作不斷推進,我們不再追求產量、追求規模、追求單一指標最優,而是要關注產品品質和整體效能提升。一切生產工藝流程,都要為產品服務,要給產品結構調整、工藝優化讓路,這是一個生產經營模式轉變推動技術理念變化的過程,大家必須跟進。
于勇強調,下大力量抓好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全面優化產品結構,這是集團未來重中之重、壓倒一切的工作。集團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兩大核心任務,一是以技術進步為抓手的產業升級和產品升級,二是以管理體制創新為抓手的集團活力的釋放和效率的提升。在集團下一步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和未來發展中,集團科技團隊的作用越來越關鍵。
于勇強調,在集團產品升級、結構調整中,科技團隊要擔當起更加重要的角色。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已經不再只是產品質量和價格,而是涵蓋一切能給客戶帶來驚喜的產品附加價值。未來客戶越來越關心的,是滿足細節和個性化需求,這需要更多的技術含量和更高的技術水平。滿足細節才能實現產品的高價值回報,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才能贏得更高的價值。
于勇指出,集團在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方面蘊藏著極大的能量和潛力,要盡快轉化為效益。集團擁有行業一流的主體裝備,擁有優越的區域環境和資源優勢,擁有龐大的技術團隊,擁有科技資源、技術資源等方面一流的硬件條件,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將這些能量和潛力釋放出來,不僅能夠改善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更重要的是能夠支撐起企業的未來。
于勇指出,河鋼未來要真正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最具競爭力鋼鐵企業,河鋼的產品能力、研發能力、科研成果的轉化能力一定要跟上企業的發展,與企業相符。河鋼的高度、河鋼的體面,要靠產品和技術來支撐。要用好用足現有資源和條件,把河鋼東大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強力的推手,全面推進集團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在河鋼東大產業技術研究院的使用上,集團的定位很明確,就是將這個資源變成河鋼的一個平臺。目前在技術、工藝上依靠自身力量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要依托這個平臺盡快解決。
于勇要求,在集團全面推進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當中,河鋼鋼研要擔當起引領和帶頭作用。河鋼鋼研不只是一個研發團隊,而是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科技進步為一體的牽頭團隊,當好引領者、推動者,當好方向標。一是要具備對集團現有的生產線工藝水平各方面細節的診斷能力。二是要具備站在行業的高度,為生產線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三是要深化對標,提升集團各條產線盡快吸收長處、補齊短板的能力。四是要打造一支極具活力、極具創新精神和開放精神的團隊。
于勇對以河鋼鋼研科技人員為代表的集團全體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技術是潛移默化的一項工作,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河鋼的技術進步和產品結構的提升,每一天都要有新的變化,讓河鋼更體面、更受尊重。希望大家振作精神,切實擔當起讓河鋼真正成為大型跨國企業、成為最具競爭力鋼鐵企業這個宏偉目標的歷史責任,成為河鋼新的發展時期在技術進步、產品升級當中一張響亮的名片。集團會高度關注并大力支持全體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讓每個人都能舒心和體面的工作,大家要放開手腳、沒有顧慮,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王新東就分管工作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