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部重工公司冶金事業部鑄造分廠研究使用合成技術生產鑄鐵件,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產品性能,合成技術的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據悉,隨著生產經營壓力的增大,該公司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和改造力度,降低生產成本,贏得生存空間。冶金事業部鑄造分廠技術管理人員緊緊抓住廢鋼價格遠低于鑄造生鐵價格的行情,將傳統工藝中生鐵加入量大部分由廢鋼、增碳劑代替,研究利用爐內廢鋼和回爐鐵合成技術,通過增碳穩定和優化產品性能來生產鑄鐵件。
以前鑄造分廠鑄鐵件按照傳統工藝生產,生鐵中有許多具有不易被消除的粗大過共晶石墨,增大了鐵液的收縮傾向。在合成技術運用中采用廢鋼增碳工藝,可提高鐵液的石墨化能力,且鐵液更加純凈,可防止或減輕收縮傾向。增碳劑的加入,使鐵液中石墨的數量、大小、分布及形貌得到改變,如石墨短小均勻,減輕了電爐熔煉時石墨晶核減少或鈍化所帶來的影響,減少了游離滲碳體,白口傾向隨之也減小。同時,使用合成技術使珠光體量明顯增多且變細,材料的強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也有所提高。
與傳統工藝相比,合成技術使生鐵加入量從原來的70%降到現在的20%—30%,廢鋼從原來的20%增加到現在的50%,噸鋼成本降低了612元/噸。西部重工這項技術現已成功運用在生產中,取得了良好的降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