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以其低碳當量、微合金化與控軋控冷工藝技術相結合的新工藝路線,具有高強度、高韌性、高焊接性能的特點,成為我國三大結構鋼中最具發展前途的鋼系。2009年實施的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標準,在牌號系列化、高強度及超高強度鋼級的設置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在國外工程用鋼及出口鋼材方面適用性受到影響,國際認知度不高。
2014年,為盡快完善我國結構鋼標準體系,增強我國標準在國際結構鋼領域話語權,國標委啟動了結構鋼系列標準的制定。鞍鋼是我國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發展的搖籃,從16Mn鋼到16Mn鋼系及衍生鋼種,無論是主要牌號Q345的生產,新高強鋼Q420、Q460和超高強鋼Q500至Q690的開發,以及在降碳提錳加微合金元素進行控軋控冷的TMCP新工藝研究上,鞍鋼為我國發展低合金結構鋼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次編制新版《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國標,鞍鋼責無旁貸發揮了主導作用,承擔起GB/T1591《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以及《結構鋼》系列六個標準中《細晶粒結構鋼交貨技術條件》和《耐大氣腐蝕結構鋼交貨技術條件》兩個重要標準的起草編制。作為主要起草編制單位,鞍鋼依靠強有力的研發能力和科研成果,通過生產經驗沉淀和數據積累,結合我國低合金結構鋼的生產特色和發展情況,完成了GB/T1591《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標準的修訂編制任務;與此同時,等同采用ISO630《結構鋼》國際標準體系,完成了《結構鋼第3部分:細晶粒結構鋼交貨技術條件》和《結構鋼第5部分:耐大氣腐蝕結構鋼交貨技術條件》的編制任務。
據介紹,新版《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和《結構鋼》系列國標編制完成,為我國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標準體系與國際標準體系全面接軌鋪平了道路,也為我國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的生產、使用提供了新標準依據,可促進我國低合金鋼綠色生產、技術工藝的進步和產品實物質量的提升,又為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創造更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