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連續多年生存艱難的華菱湘鋼,重振雄風!
華菱湘鋼總經理曹志強說:“我們有一個法寶,那就是黨組織的強大力量!”
湘鋼黨委開展的“向我看齊”黨員承諾活動,成為績效型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每個承諾都是一面旗幟
“向我看齊”看什么?看共產黨員在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進程中的貢獻,突出黨的先進性。
煉鋼廠黨委書記徐建華說,他們廠的“向我看齊”承諾活動分為兩大層次:以黨支部、黨小組為單位的集體承諾和黨員個人承諾。活動的重點是黨員個人承諾,內容為遵章守紀、模范帶頭、指標創優、思想進步四大項,其中指標創優是核心部分,直接與生產經營的關鍵績效指標掛鉤。
徐建華用“找鏡子、掛鏡子、照鏡子、換鏡子”來比喻黨員承諾的四個環節——“找鏡子”就是找參照系,對照本人、本單位歷史最高水平、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鏡子就是標桿;“掛鏡子”,把承諾內容公示出來,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照鏡子”,每個季度、每個年度都要對照指標看一看諾言兌現了沒有;“換鏡子”,是完成承諾指標之后,瞄準更高的目標開始下一輪循環。
湘鋼5米寬厚板廠以“黨員示范崗”為點,在重點關鍵崗位設置示范崗32個,要求“點點領先”;以各黨小組所在生產工序為線,32個黨小組都是“黨員責任區”,做到“線線相連”;以“黨員承諾”為面,288名黨員每人都有承諾,涵蓋全廠生產的每一個方面,確保“面面俱到”。
在轉爐車間主控室外掛著一排醒目的看板,最大的一塊上面列有車間每位黨員的名字、崗位、承諾誓言、承諾指標。每項指標分為計劃值和奮斗值,完成了、超過了還是沒能完成,按月統計,一目了然。
在創效前列領跑
當2016年華菱湘鋼初步實現扭虧為盈之際,公司黨委書記王樹春推心置腹地對員工說,遠沒有到高枕無憂時,企業短期生存看市場,長期發展靠實力。
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引領下,華菱湘鋼大力推進產品結構調整。船用鋼板在湘鋼板材總量中的比例從曾經接近60%壓縮到30%左右,而橋梁、工程機械、高建、清潔能源用鋼等均呈現大幅增長,尤其是橋梁鋼,到5月底已經供貨21萬噸,達到去年全年的總量。今年前5個月,華菱湘鋼實現利潤的行業排名比2016年顯著前移。做大做強拳頭產品,華菱湘鋼8個集成產品研發團隊,項目經理都是共產黨員。
楊泗港長江大橋作為世界上工程規模最大的雙層懸索公路橋,其跨度國內第一、全球第二。2016年下半年,大橋建設工程遭遇嚴重困擾,由于對建橋鋼板的性能要求復雜,原承接制造任務的鋼廠供貨遲緩,制約著施工進度。湘鋼的橋梁和管線鋼集成產品研發項目經理熊祥江聞訊,帶領技術人員趕赴大橋鋼結構制作基地,了解鋼板的技術條件,表示湘鋼要爭取為這項國家超級工程出力。
同事提醒他:這么棘手的項目,人家都干不好,我們能行嗎?熊祥江表示:共產黨員,要在創效前列領跑,非要攻克這個難關不可。他與研發團隊先后進行5輪驗證生產,確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向工程方送交的數十套復驗鋼板全部合格。這樣一來,原本并沒有獲得楊泗港大橋鋼板訂單的華菱湘鋼,眼下供貨訂單已經接近該項目50%。
跳起來摘桃子
大數據時代,經濟學家用挖掘機的市場需求變化,來判斷宏觀經濟的景氣狀況,稱之為“挖掘機指數”。
2016年以來,國內市場的挖掘機銷售量大幅增長。而湘鋼由于與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的深度合作,全球大型、超大型挖掘機制造中,有一半以上采用湘鋼鋼板。這家“巨無霸”企業如此青睞華菱湘鋼,首要在于湘鋼產品過硬的質量,供貨至今總計10多萬噸鋼板,沒出現一起質量異議。
品牌背后是苦澀。面對卡特彼勒對鋼板質量的苛刻要求,華菱湘鋼軋制不合格的內部挑出率一度超過20%。在寬厚板廠黨委開展的每個黨員要有一個承諾、掛一個指標、定一個項目的“三個一”活動中,軋鋼車間黨支部把降低卡特彼勒鋼板非計劃率的攻關指標,掛在相關崗位的黨員們身上,明確責任、規定時間,終于使供應卡特彼勒鋼板的合格率上升到98%以上。
亮出身份、喊出聲音、作出榜樣、拿出機制,華菱湘鋼黨委多年堅持開展的“向我看齊”黨員承諾活動,把黨的建設與企業經營創效、長遠發展融為一體,成為湘鋼黨委的一項品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