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鋼集團“提質增效 追趕超越”勞動競賽中,龍鋼公司煉鐵廠廣大職工聚焦崗位創效,通過對生產設備不斷改進,不斷創新,攻克制約生產的道道關卡,用智慧破解生產難題,以職工的聰明才智為生產經營貢獻著力量。
上下挪移“巧”增皮帶壽命。取料機臂皮帶機尾調節絲杠安裝在拉緊小車尾部,長期受礦粉腐蝕,絲杠、螺母幾乎無法轉動。職工在工作中曾采取用鐵盒密封、除銹等措施,但效果并不盡人意,加之其位置在離地六、七米的高空,每次都需停機后才能維修,影響生產,甚至降低皮帶壽命。職工們在現場反復推敲,最終決定將調節絲杠改在機尾配重下部,并將配重下移,這樣人站在地面既可隨時調整,并可直觀判斷皮帶調節程度,而且為防止配重鋼絲繩扭曲,還將鋼絲繩由八字型改為直線型,徹底解決了臂皮帶調整難題,使用效果極佳,實施后,可使皮帶壽命延長三個月,年可節約皮帶2條,節資8萬多元。
自動刮板“巧”降備件消耗。“1#取料機3#、5#下側輥又不轉了,輥皮已經開始偏磨!”專業點檢員王華一邊卸著工具包,一邊給設備主管匯報。取料機下側輥在斗輪下方,取料時,拋灑的礦粉就會進入軸承腔內,易造成軸承卡死損壞,頻繁的損壞修復已成為維修工的“心病”也是造成備件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鉗工班長牛英杰自己繪圖,在側輥側邊壓蓋端焊接一個T型擋板,隨著側輥轉動,就會自動將灑落在側輥周圍的礦粉刮掉,杜絕了因礦粉侵蝕而造成的軸承頻繁損壞難題,此項目年可節約側輥費用約4.5萬元。
增加軟皮墊“巧”解活塞密封難題。由于長期頻繁作業,空氣炮活塞后部彈簧易產生變形不回位現象,造成空氣炮因漏氣而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報廢。號稱鉗工“小諸葛”的薛雷剛將空氣炮全部拆解,并對照圖紙一一比對研究,在活塞后部增加了軟皮密封,徹底解決空氣炮漏氣現象,此項改造可使空氣炮使用壽命延長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