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成功開發出煉焦用煤微觀自動檢測技術,該技術可快速準確確定煤種指標,實現煤種優化搭配,在提升煤種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配煤生產成本。該技術已在鞍鋼股份鲅魚圈分公司煉焦部應用,效果顯著,前不久還榮獲2017年冶金科學技術二等獎。
在日常煉焦生產過程中,為保證高爐用焦質量,必須迅速對來煤煤質進行化檢驗、考察煤種性質與質量,快速、準確地建立煤種的儲存和使用方案。煤種檢驗速度以及使用方法的不合理有可能導致焦炭質量波動,影響高爐穩定順行。制訂合理的配煤方案有助于降低配煤生產成本且具有現實需要性和可行性。為此,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與鞍鋼股份鲅魚圈分公司攜手遼寧科技大學和中鋼集團鞍山熱能院研究院有限公司對該技術進行聯合開發。
煉焦用煤微觀自動檢測技術,可提高煤顯微組分鏡質組反射率自動識別精度,使煤顯微組分鏡質組反射率自動識別精度達到99%以上,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同時,結合“煤顯微結構鏡質組譜圖相似度”為核心判定依據的煤質預報技術,可解決進廠煤質量評定響應時間長的行業難題。此外,研發團隊還根據國內、國際市場的優質煉焦煤資源情況以及鲅魚圈的地理位置特點,建立了煉焦用煤快速選擇技術生產體系,形成了以進口煉焦煤為主,國產煉焦煤為輔的煉焦用煤結構,在滿足大型高爐用焦質量要求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配煤方案,解決焦炭質量波動問題,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