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冶金報》記者深入山鋼永鋒淄博有限公司、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傾聽來自鋼鐵一線的聲音,尋找自去年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山鋼鋼鐵產業展現出來的新動能。
混改:從“虧損無可奈何”到“盈利天經地義”
山鋼永鋒淄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山鋼針對原淄博張鋼連年巨虧的實際,分離鋼鐵業務,引進民營戰略合作伙伴永鋒集團成立的。這是山鋼的“1號”混改工程。永鋒淄博有限公司成立后,經營績效逐月改善,第4個月即扭虧為盈。
張芙英是這家公司質計部的化驗員,她對身邊發生的變化感受頗深:“新公司剛成立那會兒,信用已經破產,許多供貨商把焦炭送過來不卸貨,必須貨款到位后才卸車。而現在,他們擠破頭都想為我們公司供貨。”
國有體制,民營機制。永鋒淄博有限公司成立后,發揚“嚴、細、實、快、準、穩”的工作作風,對生產一線采取盯死、死盯的策略,對存在的問題下最大的決心解決,不拖延、不湊合。生產技術部部長劉春華說:“現在公司管理比原來嚴格多了,嚴格按照制度辦事,不講情面,有功就賞,有過就罰。”高效決策、有令則行、有禁則止,正是永鋒淄博有限公司發展過程中最核心、最關鍵、最直接的新動能。
混改不僅提升了生產運行效率,職工收入也同步大幅增長,一改混改之前工資發不全、發不及時的現象。“我的工資漲了1000多塊錢,這在一年前想都不敢想。”煉鐵爐前工楊衛華開心地說,“今年我們已多次刷新鐵水日產紀錄,最高已經到了日產4838噸。”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王道池認為,讓職工分享改革的紅利,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激發起全體干部職工做好工作的強大內生動力,這是企業發展最強大、最持久、最根本的新動能。
張芙英說:“化驗員崗位雖然不起眼,但責任重大,稍有失誤,就會給公司帶來重大損失。”自去年新公司成立以來,職工崗位責任也得到強化。同時,新公司對供應商加強了管理,重新核定合同條款。
混改的實際成效,讓職工的思想發生了從“虧損無可奈何”到“盈利天經地義”的深刻轉變。今年1月~10月份,永鋒淄博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實現利潤6.82億元的靚麗成績單。
內部市場化:從“發工資”到“掙工資”
山東省萊蕪市,一座因鋼而興的城市,承載了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1200萬噸的鋼鐵產能。
自去年9月份以來,內部市場化讓該公司煉鋼廠各個崗位的職工都開始學會算賬,確保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能在下道工序“賣”個好價錢。煉鋼廠還借助MES(生產過程執行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等信息化系統自動采集數據,自動統計核算當班、當爐的成本利潤、職工收入。每爐鋼能掙多少,每個班能掙多少,一清二楚。
“今天不錯,由于原料控制得好,這個班賺了。”煉鋼廠煉鋼二車間4號轉爐爐長李川實在主控室打開電腦,查看當班的專項管理考核結果和應得績效工資,“這種考核方式能讓我們清楚地知道為什么掙了,為什么賠了,問題點在什么地方,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改進操作方法。”
在萊蕪分公司棒材廠水壓機車間,職工用“翻天覆地”形容內部市場化推行后發生的變化。兩年前,這是廠里效益最差的車間,但內部市場化讓該車間迎來轉機。棒材廠讓車間按事業部模式運作,加大了對營銷人員的考核和激勵力度,促使營銷人員由“等市場”向“跑市場”轉變;對一線生產職工,則建立了以工時、產量、成本、質量為重點的生產考核辦法,各項指標直接與個人收入掛鉤。
模式一轉,生機立現。如今,由于訂單充足,該車間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職工嘗到了市場化改革的甜頭。“3月份,我們車間的獎金排名又是全廠第一,而且我個人繳納所得稅1800元,比我們車間主任還高1000多元!”該車間業務大拿周東興奮地說。
從“上班發錢”到“上班掙錢”,從“只干不算”到“邊干邊算”,從“大手大腳”到“精打細算”……隨著內部市場化運營的逐步深入,職工的變化逐漸顯現,一個個好消息紛紛傳來:1月~10月份,寬厚板事業部噸鋼工序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28元,實現邊際貢獻總額7.2億元;棒材廠噸鋼工序成本比去年降低13.2元,實現邊際貢獻近20億元。
產品定制:從“生產導向型”向“用戶導向型”轉變
“為這家叉車企業提供定制產品,不僅為客戶節省了成本,也穩定了我們的客戶資源。”萊鋼合肥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沛然說的這家叉車企業是山鋼的直供客戶,萊蕪分公司型鋼廠為該客戶專門生產的門架槽鋼,是典型的中高端產品。
“注重每一個用戶的需求,是由生產導向型向用戶導向型的戰略轉變。”劉沛然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在提供“私家定制”產品之前,該企業要對鋼材進行焊接處理等加工。但他對客戶進行實地走訪后發現,通過改進萊蕪分公司型鋼生產線的工藝流程和技術,完全可以生產出無需焊接直接用于叉車生產的鋼材。
“后臺前置,走進客戶大門,上門為客戶服務,實現產品開發與用戶需求的深度融合。”劉沛然在這次成功的營銷中嘗到了營銷模式創新帶來的甜頭。
今年9月份,山鋼營銷總公司型鋼銷售公司與國內某高層建筑工程知名企業成功簽訂一批大規格型鋼銷售合同,涉及4個系列、近10個規格的產品,共計1.4萬噸。客戶經理陳輝介紹:“這批訂單產品規格復雜,交貨期緊。我們立即與生產管理部、生產廠等單位取得聯系,組織召開訂單評審會、產銷協調會,制定生產發運方案,通過產銷研各方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如期交貨。”
以“營銷決策支持信息系統”建設為載體,營銷總公司建立了集客戶信息、需求狀況和服務過程于一體的客戶大數據,對客戶逐一“把脈診斷”,深度挖掘、辨識客戶的真實需求,根據每家客戶的具體情況,提供“私人定制”式的營銷服務。例如,中石油的項目對交貨期要求嚴格,青島機場對抗震鋼筋的彎頭比較敏感,山東科瑞公司比較關注寬帶的表面質量,等等。營銷總公司用“特色產品+精品服務”擦亮“私人定制”的金字招牌,多角度提升服務水平,產品創效能力進一步提升。
產業升級:變“流程再造”為“流程創造”
位于黃海之濱的山東省日照市濤雒鎮正在崛起一座被譽為“夢工廠”的鋼鐵精品基地———山鋼日照鋼鐵精品基地(以下簡稱日照公司)。這里將致力于生產高品質、市場競爭力強、替代進口的高端板帶類產品,滿足海洋工程、汽車、家電、輕工等行業的高中檔次需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打造未來市場的競爭優勢,日照公司選用了高爐長壽綜合技術、雙聯冶煉技術等138項全球或國內首創的技術,所有產線關鍵設備均采用國際領先的設備。
與日照公司相比,萊蕪分公司則屬于傳統意義上的鋼鐵生產基地。但該公司對現有裝備不斷升級改造,讓煉鋼廠新區的脫硫、煉鋼、精煉、連鑄等主要工序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特別是自動冶煉、放鋼、自動加合金、自動濺渣全程無干預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當前全國唯一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過程無干預智能煉鋼技術的擁有者。
相比萊蕪分公司不斷“加”起來的信息化建設,日照公司啟動管理流程創造暨信息化頂層設計工作,變“流程再造”為“流程創造”,猶如在一張白紙上畫畫,實施起來將更加順暢。項目建成投產后,人均年產鋼將達到1650噸,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近日,《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舊動能轉換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未來,山鋼將圍繞“多元主打、結構調整,闖開轉型升級特色之路;奮戰三年、提質增效,躋身全國鋼鐵強企前列”行動方略,系統明確行動目標,科學制定實施路徑,強化落實保障措施,力爭走在全國鋼鐵企業和全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前列,打造特色鮮明、“群山有峰”的多元產業發展格局,促進發展質量顯著提高、經營績效顯著提升和綜合競爭能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