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鋼
神州成功降落,貴繩鏈接;“天眼”落成,貴繩助力……在喜迎十九大特別節目《還看今朝》中,貴州鋼繩集團的那“一根繩”讓貴州人倍感自豪。作為貴繩集團82B盤條供貨方之一,水鋼也為這份自豪提供了強有力的質量保證。近年來,雖然價格位居西南第一,但水鋼產品仍熱銷云南、廣西、四川、重慶等地,并被大量用于重點工程項目,特別在省、市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中,水鋼鋼材質量更是行業口碑。
“核心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經濟效益,我們的82B盤條用戶拉拔速度最高可達7m/s,這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對用戶來說,這不僅可以提高效率,更能提高效益。”水鋼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張毅介紹道。除了為貴州鋼繩集團提供原料,2017年8月30日,隨著水鋼Φ40mm最大規格HRB500E鋼材供應到貴州平塘特大橋建設中,水鋼還首次實現了在特大工程建設項目中高性能、高強度鋼筋的全系列供應。“水鋼制造”正式成為這座世界級“最高最美”空間索塔的“主心骨”。獲取到專供資格的秘訣,正是來自于技術中心對“制造+服務”的認識和踐行。
既賣質量,也賣服務。“我們會不厭其煩地通過現場溝通交流,為客戶合理使用產品提供指導,建立質量信任。”鋼軋質量管理站站長李俊捷道出處理質量異議時的經驗。
“要基于已有核心優勢繼續做到質量服務雙提升。”在同鑫晟公司,技術中心的理念轉化成了精準服務,在一系列技術指導下,該公司在購貨量不變的情況下成功增加了30%的產量和利潤。“下一步,技術中心將對產品進行質量分級,繼續把客戶的需求變成標準,把標準變成作業指導書,通過服務反饋到生產流程上來,又通過生產流程再次擴大服務,用不斷的改進和提升形成質量管理體系的閉路循環,做好終端產品供應服務工作。”張毅說。
“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今的鋼鐵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如果不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不加大品牌培育,就算是知名企業也會面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境地。”當技術中心質量管理室主管員吳學林對記者道出她對水鋼品牌建設的認識時,她已經為水鋼的品牌建設工作連續奔波了數月。
為做好品牌價值的推進,2017年,技術中心抓住國家、省、市對企業品牌塑造及建設大力支持與推廣的機會,聚焦打好“突圍仗”,以“不繞開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為行動宗旨主動出擊,為水鋼的品牌建設翻開了嶄新一頁。
“其實品牌體系建立過程很艱難,雖然國家及省、市也對水鋼給予了很多支撐,但因為我們是傳統制造型企業,許多工作都必須更加主動地去溝通協調,才能獲取參與競爭的機會。”吳學林說。一次次的對外溝通,整理如小山般高的資料,經常性的出差,吳學林經常加班到深夜。三歲多的孩子總是見不到媽媽,為了能看媽媽一眼,有一次直接哭著找到了單位。
“品牌建設的內涵是豐富的,但品牌的意義不僅僅包括產品的質量,還應拓寬質量的內涵,注重品牌感染力和個性化的提升,現在我們憑借著自身實力,在買方市場與許多買家建立起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很不容易,是水鋼產品品牌價值的體現。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就當前水鋼的品牌建設工作來說,還任重道遠。”張毅對未來工作方向有著進一步的打算。
以夢為馬譜新篇
外塑品牌,內強管理,創新為根,治標治本。為真正實現“做品牌價值的推進者,做制造+服務的踐行者”這一工作的整體構想,技術中心以“把兩頭、控中間”為指導思想,嚴抓原料進廠與產品出廠,以做好中間產品質量管控為抓手,實現分段治理,各項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2017年,技術中心成立了進出廠物資及治安防盜治理督查工作組,開啟了“護航”公司經營生產的“引擎”,全力守住決定產品質量的第一道關口。在多方聚力行動下,打假堵漏及治安防盜治理工作成效顯著。今年3月5日,技術中心煤焦站當班職工對進廠煤進行取樣抽查檢測時,就發現某供貨方運輸進廠的一車高硫噴吹煤出現“底不合面”的情況,當即采取措施,為公司避免了經濟損失,維護了公司利益。近年來,隨著技術中心以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研究應用為重點,完善相關機制,開展課題攻關,加大創新平臺建設,科技創新碩果盈枝,“十二五”期間,共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科技成果轉化獎8項;獲得首鋼總公司科技項目、專利成果15項;獲得六盤水市科技進步、科技成果轉化獎17項;共申請專利89項,獲得專利授權55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47項,為水鋼經營生產再添智力支撐和動力源泉。
2018年,是水鋼掀開“夯實基礎保生存、拼搏創新謀發展”新篇章的新時期,為實現這一“水鋼夢”,技術中心正以成績為序章、以宣言為信仰、以創新為階梯步步登高,以夢為馬聚力新程,為水鋼求存突破和轉型發展鑄基筑魂,為打贏“提素、提質、提效”第二次大會戰踏浪而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