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板線徹底解決了精整剪切不平度難題,為大批量生產不控溫含鈮鋼創造了有力條件,但卻給精整過板速度帶來了更大壓力。目前,鋼板以正常速度從定尺剪剪后輥道送到噴印機前的減速光柵后,便開始低速運行至噴印停止光柵,鋼板在慣性作用下緩慢前進1——2米后停穩。然后方可進行噴印操作,鋼板在低速運行中完成噴印,再低速放行至下一道工序。經過處理車間技術人員多次現場手機錄像寫實,鋼板從減速光柵到停止光柵6.8米距離時就耗時23秒,到達停止光柵后,鋼板仍要慣性前沖4——6秒后方可停穩噴印。這樣算下來,一張鋼板僅僅是完成上噴和側噴工序就至少需要一分鐘。船板和容器板還要再增加15秒打鋼印時間。這樣的噴印節奏很難滿足快節奏的過鋼要求。
針對這一問題,熱處理車間領導和技術人員在現場多次研究,制定出了優化噴印輥道速度,加快噴印節奏的綜合解決方案。在該廠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各相關科室通力配合。優化光柵位置,縮短減速距離。通過減速光柵位置優化,每張鋼板低速運行距離由原來6.8米縮短到0.8米,輸送時間也由原來24秒減少到15秒。僅此一項使每塊鋼輸送時間節約了9秒;優化輥道速度,減小鋼板慣性,壓縮停止時間。進一步調整輥道速度,使鋼板減速后到達停止光柵,低速鋼板慣性減小,在1——2秒內即可停穩,這樣鋼板慣性前沖時間又節約了3秒;優化提高面噴輥道速度。該車間在噴印廠家配合下,將面噴輥道速度由原來的低速優化為正常速度,進一步節約了噴印時間。
優化噴印速度綜合方案實施后,鋼板慣性前沖距離減小,滿足了一號垛板臺自動噴印的距離,提升了一號垛板臺過鋼的速度。同時,鋼板噴印位置比原來更精確了,為用好側噴替代人工粘貼側標條創造了條件。最重要的是每塊鋼噴印節奏時間減少了12秒以上,每班的過板節奏便可提速1小時,這就大大減少了精整過板的壓力,助力中板線連續兩月完成公司產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