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還得從軋鋼廠優鋼線車間平移小車的油缸說起。平移小車是將軋制好的鋼筋從冷剪線上托舉起來拉至冷床上的重要設備。小車“手臂”一舉一拉全靠油缸通過活塞桿液壓傳遞動力。一旦油缸或者油缸活塞桿出現問題,將影響整個生產效率。吳鵬輝是軋鋼廠維修車間的鉗工,負責優特鋼車間的設備檢修、維護工作。在工作中,他發現平移小車在提升拉動鋼筋時,掉落的廢鋼和氧化鐵皮落在油缸的活塞桿上,很容易將油缸刮壞。
小車雖“小”,卻不可小覷。吳鵬輝和同事們在工作空余時間擺起了“龍門陣”,討論的焦點就是如何防止廢鋼或氧化鐵皮掉落在小車油缸活塞桿上。有員工提出在活塞桿上用鐵皮做個護罩。這一建議立即被大家否決了。因為活塞桿上面就是小車的“手臂”,“手臂”不但要上下運動,還要前后運動,做鐵皮護板顯然影響小車“手臂”的工作,且存在安全風險;有人提出改變油缸設計的位置,同樣被吳鵬輝否決了,整個小車油缸都在冷床下面,要改變油缸位置,那不是一件小事情,工程量大不說,還得停產,在這降本增效分秒必爭的時候,這個建議又被斷然否決。
難道看著發現的問題就這樣置之不理了?討論沒有結果就放棄了?吳鵬輝心里算起了賬:廢鋼及氧化鐵皮掉落到活塞桿上,本身就對設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如果活塞桿的廢鋼或氧化鐵皮將油缸刮壞,那就是大問題了,不但造成油缸的直接損失,而且停機更換油缸將嚴重影響生產效率。賬算清楚了,這個問題就更成了他的心頭之患。
一個偶然的機會,吳鵬輝在廢鋼場看到一個舊車胎。他突然想到做油缸活塞桿護罩的事情。他好奇地翻弄著這個舊車胎,柔性足且耐磨。他突發奇想,假如用廢舊胎皮做油缸活塞桿的護罩,那就正好克服了鐵皮做護罩的弊端。他回到班組將這一想法和大家一說,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吳鵬輝將這一想法又作為合理化建議向車間和分廠提了出來,經過充分論證確認可行。
兵貴神速,用胎皮做油缸活塞桿護套的建議剛一通過論證,吳鵬輝和同事們立馬行動。他們利用待坯停機的空隙,量尺寸、剪皮胎、找位置、定安裝,鉆到冷床下面,給油缸活塞裝上了胎皮護罩。有人打趣地說,油缸活塞桿也穿上了“皮大衣”。
優鋼線車間一位副主任看到油缸活塞穿上的“皮大衣”后,感慨地說道,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建議,其實同樣凝聚著員工的智慧。給油缸活塞做護罩,正是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的結晶。(方大九鋼 易曉峰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