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軋廠煉鋼渣跨及其天車等配套設施始建于1984年,由于早期設計局限,渣跨廠房采取露天棧橋和局部半封閉結構,日常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揚塵,遇上暴雨天氣還可能因渣罐中液態渣進水導致噴濺事故發生。同時,渣跨的2臺天車為普通橋式起重機,不符合國家有關液態金屬吊運應使用冶金吊的要求,且天車經過長期露天服役,設備性能劣化明顯。隨著煉鋼生產工藝和安全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該渣跨已無法滿足安全生產需求,日常管理成本及安全環保風險持續加大。為此,煉軋廠啟動了煉鋼渣跨改造項目,主要拆除了煉鋼渣跨舊廠房,新建全封閉廠房及其配套設施,實施了渣跨冶金天車改造。改造完成后,顯著提高了煉鋼渣跨生產工藝水平,滿足了現行安全環保規范要求。
一高線已投產31年,電氣等關鍵備件已無法采購,僅依賴先前的庫存及簡單的維修維持設備運轉,運行風險巨大,隨時有停機癱瘓的可能。更危險的是,電氣系統一旦無法正常啟動,至少需要停產10個月以上來等待系統修復。由于受到網絡通訊的影響,設備檢修人員決定采用分步升級的方式進行電氣系統升級改造。首先對基礎自動化系統及人機界面系統進行升級,保留并升級了部分整流柜,通過增加臨時I/O的方式采集通訊數據,實現了新舊系統“聯合”通訊。第二步,該廠將升級替換下來的傳動硬件作為利舊傳動備件繼續使用,節省了設備采購費用。
近年來,煉軋廠中板作業區將技術營銷和產品開發緊密結合,軋制出質量過硬的產品受到了內外部用戶的肯定,訂單量也越來越多。為保證中板裝備水平跟得上產銷量增長的“步伐”,中板作業區主要圍繞矯直機改造升級、超強汽霧冷卻設備改造、定尺機固投、常規檢修等項目,及時組織進行了設備年修。為更好地適應目前中板的生產節奏及矯直品種,中板作業區對矯直機局部設備進行優化和改造,提高了矯直機矯直能力;加大了對汽霧冷卻系統優化改造力度,達到了鋼板快速降溫、提高高強鋼板力學性能的目的;為進一步提高定尺精度和產品成材率,引進定尺機設備,并已安裝完畢,成為測量成品材的重要設備,尺寸測量的精準性進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煉軋廠圍繞制約設備運行的瓶頸問題,重點開展了一批設備改造項目,設備管理初顯成效。”該廠設備科科長趙杰說,通過加強設備的維護檢修工作,提高了檢修工作的質量,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通過強化設備改造,設備故障率同比降低30%以上,為煉軋廠后續開發高級別鋼種奠定了裝備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