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原燃料順利驗收入廠,儲運部質驗作業區所有崗位人員放棄休息時間滿負荷投入工作。“拉運焦煤、動力煤等原燃料的車輛集中到達,每天少則三四百輛,多則六七百輛,我們及時調整崗位職工班次,進行24小時不間斷質驗和卸車工作,促進原燃料及時順暢入廠卸車堆存,為高爐復產提供強有力保障。”儲運部質驗作業區綜合班調度長朱作文介紹。
為打贏物料保供戰,儲運部統籌協調嘉東原料作業區、宏電原料作業區、嘉北原料作業區、保鋼原料作業區等區域,保障各類原燃料有序及時卸車。同時,儲運部還根據主線單位生產節奏,積極協調解決車輛入廠問題,為動力煤等急需原燃料開通“綠色通道”,有效解決了動力煤進不來、卸不下的突出問題。
為了讓長途送貨的司機師傅減少等待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質驗作業區各崗位職工服從大局,堅守崗位,嚴把質量檢驗關。同時,管理人員輪流到崗位值班,協調解決各類問題,對貨源供貨商固定、質量穩定且不以酒鋼檢驗結果結算的進口鐵料采取優化檢驗。“我們下午到現場執勤,發現三四點了職工的餐盒還沒有打開,中午忙得都沒顧上吃飯。這段時間大家確實很辛苦,就是為了減少外來車輛等候時間。”儲運部質驗作業區黨支部副書記南芊說。
與12月底供料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相比,10月份的疫情對2021年原燃料保障工作來說更是嚴峻的考驗。因道路封鎖,一時間400多名司機滯留在停車場。按照集團公司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儲運部在8號門設立臨時核酸檢測點,全力做好車輛消殺防疫工作,成立的黨員突擊隊也紛紛加入支援。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他們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做到生產原燃料質驗工作不中斷。
為了促進原燃料保供工作高效率推進,儲運部不斷加強進廠運輸貨車全過程智能化管理,實施取樣、制樣、送樣等各環節“人樣分離”,將數據上傳SAP系統,保證鐵精礦、動力煤全過程信息流不落地傳遞,提高了作業效率,減少了對原燃料質量的人為干擾,實現了質驗工作“陽光”驗收。
在原燃料檢驗方面,儲運部著力加強質量管理,嚴格執行進料質量驗收日監控、周分析、月總結,嚴格按管理制度要求對取樣的代表性、制樣的精密度進行抽查驗證。“我們2021年還采取了互檢制度,對合金取樣班、制樣班、火車取樣班、汽車取樣班4個班組開展互檢,每月進行3—10批次的人工物料抽驗,與自動取樣機質驗數據進行準確性對比分析,把好質量驗收關。”朱作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