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高效”一直都是鋼軋作業部干部職工所注重的大事,這次也不例外。只有提高生產效率,才能保證全局穩定。鋼軋作業部結合產線特點制定了穩定高效運行方案,各區室將任務分解執行,并召開動員會,提高廣大職工的保產意識。他們將排產計劃精確到分秒級別,從備料到大型工具準備,從生產過程控制到工藝銜接優化,再到每一塊鋼坯的“零缺陷”驗收,將交接班銜接、品種切換、鋼坯運輸等一切影響生產和質量的因素進行統籌規劃,精心組織生產,3月份以來連創日產紀錄。3月11日、3月15日兩次刷新日產紀錄。
產量紀錄的打破是鋼軋作業部產線潛力的證明,也是鋼軋作業部干部職工勠力同心的必然結果。煉鋼工序是鐵水到達的首站,保證穩定、高效運轉是整個部門生產流程的關鍵,煉鋼作業區本著“不打無準備之仗”的工作標準,“謀而后動”,制定了一系列保產方案,3月12日夜班脫硫甲班全班處理44包鐵水,出站成分、溫度全部合格,刷新了煉鋼作業區脫硫區域投產以來單班最高產量紀錄。
“才六點五十,你這又比平日早了十分鐘啊。”當天下夜班的同事對連鑄主控趙海清說。每天七點左右到現場了解夜班生產情況已成為趙海清的工作習慣。一方面了解生產情況便于制定布置當天的工作任務,另一方面為了能提前協調解決設備問題及生產注意事項。八點參加完班前會后,一崗多能的他便開始了忙碌。澆鋼操作崗位人員緊張,他就去幫忙上棒,并協助大包工操作工開澆;復合澆鑄時他去清理結晶器蓋板衛生,打號機故障他又第一時間趕去現場協調解決....主控室、結晶器、大包操作室、出坯輥道,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難,他的身影就出現在哪里,每天三萬多步的運動量已是家常便飯。“連鑄保高產就是要保穩定,需要多走多看多想才不會出紕漏。”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當把夜班重點工作編輯完發到工作群已接近晚上八點鐘,朝七晚八已是他高產期間的“常態”。
穿梭在設備之間的點檢工們在高強度的連續生產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MCCR作業區任德國就是其中一員,十三年的工作經驗練就了他事無巨細、沉著冷靜的素質。“設備隱患絕對不能被我們漏掉。”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打產期間,他總是來得比別人早,走得比別人晚,精細點檢每一個部位。由于他精細苛求,細心巡檢,還及時發現了卷取上夾送輥輥縫調整缸缸頭松動的安全隱患,并及時處理,成功避免了一次堆鋼事故。
7臺360噸液體天車是為鑄軋產線輸送“血液”的重要“器官”,公輔作業區充分利用生產間隙時間對液體天車進行全面排查,消除隱患,為設備保駕護航,點檢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確保突發情況快速反應處理。
鋼軋人凝心聚力,在生產細節上抓管理,在設備順穩上下功夫,有效保證了一期檢修期間公司整體鐵鋼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