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舉世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中國答卷。”趙辰昕介紹,我國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3%上升到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超過1.2萬美元。
有能力應對超預期變化
針對頗受矚目的經濟恢復、增長以及未來預期問題,歐鴻回應表示:“從近期經濟形勢看,各方面按照中央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等工作,重點地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復工達產加快推進,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5月份經濟呈現邊際改善,主要指標均有所回升。”
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經濟運行數據,主要指標多數已出現改善——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環比增長5.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47億元,環比增長0.05%,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個百分點。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5964億元,同比增長6.2%;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410億元,同比增長1.0%。
對于未來形勢,歐鴻認為,我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我們完全有信心克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超預期變化,確保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夏糧豐收成定局
“民以食為天”,過去十年,我國糧食產量增加了近7000萬噸,總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6.5億噸以上。
今年以來,國際糧價受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大幅上漲,國內糧價雖受波及但漲幅明顯低于國際市場。
“目前我國糧食供應有充分保障,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歐鴻表示,“未來實現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目標,既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也具備基礎和條件,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接下來,發改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堅定不移推動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提高產量、優化結構、增強能力、引導消費”為重點,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就業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楊蔭凱表示,過去十年間,我國解決了1.3億人的城鎮就業問題。今年以來,城鎮調查失業率特別是青年失業率上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壓力加大。
但是,5月以來,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效果初步顯現,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相關政策落實落地,就業形勢已出現積極變化。
接下來,發改委將不斷夯實青年群體就業的經濟基礎、務實推動市場主體穩崗擴崗、積極支持青年群體創新創業、大力加強青年群體就業服務保障,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