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鋼集團張宣科技特材研制公司正在為華南某重點客戶生產新追加的105噸模具鋼訂單。模具鋼品種工程師王建強準時來到產線,和同事一起逐項檢查工藝執行情況。
“嚴格執行新下發的熱處理工藝,注意控制好各個階段的加熱溫度,保溫時間2個小時后采取爐冷工藝,保證模具材料組織性能。”在鍛壓作業區加熱爐旁,王建強囑咐。
模具材料的熱處理是通過不同的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方式來改變模具材料的內部組織,以獲得所需要的組織和性能的工藝過程,是許多精密、復雜、高壽命模具制造的核心環節,與產品壽命和成本控制有著十分精密的關系。
今年以來,隨著模具鋼訂單的增多,面對客戶的小眾化、差異化需求,該公司緊抓模具鋼提質降本這個“牛鼻子”,做細做實“熱處理”這篇大文章。技術人員與客戶進行充分技術交流,了解不同領域客戶的需求痛點,充分考慮產品性能、售價等因素綜合,對每種牌號模具鋼的性能進行分級,對現場每個加熱爐的天然氣消耗成本進行標準核算,為每個客戶匹配合理的熱處理工藝方案,在保證材料組織部性能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為提高模具鋼的創效水平,針對該訂單,王建強與其他同事放棄休息,對應客戶提出的各項性能標準,結合前期生產經驗,經過反復研究、核算,研究制定出匹配的工藝方案,優化加熱保溫冷卻工藝,降低第二段的加熱溫度;進一步細化組坯入爐模式,減少爐門開啟次數,找到裝爐量和燃氣消耗最佳的匹配方式。工藝優化后,產品各項指標均在控制范圍內,天然氣消耗量降低450立方米/噸鋼,成本降低1777元/噸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