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分廠于2019年投產的全國最大的重型異型坯連鑄機,承擔著為重型H型鋼軋制生產線提供鑄坯的重任。自開機以來,該鑄機冶廢一直較高,且波動較大,不僅影響鑄坯表面質量,也成為制約重型H型鋼生產線成材率、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該分廠調查分析確定,裂紋廢品在冶廢中占比約70%,是最主要的因素,控制裂紋廢就能有效降低冶廢率。該分廠領導、技術人員、操作和點檢骨干成立了攻關組,分廠黨支部把此項攻關作為黨的建設融入生產經營的重要載體,將2022年的目標確定為全年冶廢≤15千克/噸鋼、裂紋廢≤10千克/噸鋼,而裂紋主要指鑄坯表面裂紋。攻關組查找出造成鑄坯表面產生裂紋的主要原因,隨后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找出了具體原因,諸如結晶器銅板的使用狀況、水質指標的標準化要求、保護渣的適應性和質量波動以及鋼水成分稍有偏差就可能引起裂紋的產生。
攻堅克難,循序漸進,他們逐步探索,深知對新事物的認知有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比如對重異連鑄機結晶器的功能認識到位了,就能采取比較有效的措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更換結晶器、軟水等時,他們與能源介質系統及時溝通,保證水質比提供給普通的方坯連鑄機水質更好。每次更換斷面振動臺,調整參數,都要耗費很長甚至一天的時間。分廠領導、技術組、點檢員調整結晶器、測量,再調整、再測量,反復多次。
在生產操作方面,各個班互相配合,完善表面檢測裝置,四班操作工骨干通過表檢儀逐張逐支檢查鑄坯有無表面缺陷,對發現的裂紋缺陷進行分級管理,超過標準的拉回清理、精整,全力避免有表面缺陷的鑄坯流出進入下道加熱、軋制環節。他們和生產技術室一起,跟蹤試驗保護渣,分析、制訂、實施一個個方案。
該廠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攻關,冶廢減少一半,一年不到的時間就實現了攻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