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消耗是煉鋼工序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今年初以來,該廠把降低合金成本作為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抓手,通過抓工藝技術創新、抓操作技能提升、抓生產流程精準控制等有效措施,大幅降低了合金成本,取得明顯成效。
該廠成立了以主管廠長任組長的降低合金消耗攻關組,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以降成本為主線,在鋼種允許范圍內,優化冶煉工藝,降低合金消耗。該廠根據合金市場價格和各類合金元素對鋼種性能的貢獻,制訂了多種詳細、全面的各鋼種優化模型和控制成分標準,尋找出合金最優加入比例。該廠通過在個別鋼種開展降錳加鈦實驗,降低噸鋼合金成本7.96元;通過改進冷卻技術,取消高線HRB400P鋼種釩含量,降低噸鋼合金成本6元。該廠針對6mm~16mm小規格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優化合金成分,降低錳0.10%,降低鋁0.008%,降低噸鋼合金成本17元。
同時,該廠還進一步加強生產過程控制,從鐵水和廢鋼入爐開始,嚴格執行裝入制度,控制好各個環節的裝入量;在冶煉過程中,要求爐長加強對鋼種成分的控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合金加入量進行調整,嚴格遵循合金的加入順序;加強留渣操作,通過增加留渣量,加快成渣速度,達到較好的去磷效果;優化脫氧合金化工藝,在出鋼前加入一定量脫氧材料對鋼水進行脫氧,減少合金損耗;嚴格執行鋼包吹氬制度,保證吹氬時間,充分攪拌鋼水,提高成品成分及鋼材性能的穩定性;通過鋼包加蓋、合金在線烘烤等手段減少各工序溫降,提高合金收得率。
為降低合金消耗,該廠還進一步強化制度管理,嚴格執行合金領用制度,對各班組合金嚴格管控,并及時清理、回收潑灑合金,減少浪費,確保“顆粒歸倉”;規范合金烘烤工藝,嚴格按要求保證合金充分烘烤,提升合金溫度,確保合金料充分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