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蘇勢頭明顯
國家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中國橡膠輪胎累計出口量為271萬噸,同比增長11.8%;出口金額為474.61億元,增長20.4%。其中,今年4月份,中國橡膠輪胎出口總量為73萬噸,同比大增14%,保持高位水平;出口金額為127.08億元,同比增長21.8%,出口均價同比繼續上漲。
隆眾資訊最新數據顯示,5月12日至5月18日,半鋼胎樣本企業產能利用率為77.22%,環比增加2.52%,同比增加13.02%。全鋼胎樣本企業產能利用率為67.16%,環比增加3.27%,同比增加5.58%。
國內外需求回暖疊加銷售情況良好,多家輪胎企業表示開工率維持在較高水平。賽輪輪胎表示,目前國內市場訂單充足,對應工廠產能發揮較好,海外市場半鋼訂單恢復至去年上半年水平。森麒麟稱,公司青島工廠及泰國工廠設計產能為半鋼輪胎2800萬條/年,全鋼輪胎200萬條/年,泰國二期600萬條半鋼輪胎及200萬條全鋼輪胎目前處于產能爬坡狀態,預計今年下半年半鋼輪胎可滿產運行。此外,三角輪胎、通用股份、貴州輪胎等輪胎企業也表示,目前產銷兩旺,處于滿產狀態。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輪胎企業展現出良好的復蘇勢頭,尤其是全鋼胎復蘇勢頭更為強勁,需求恢復疊加海運費和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利好因素,預計下半年輪胎企業業績將持續修復。”
北京博星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市場綜合環境向好,原材料采購價格下滑,成本降低,以及市場需求不斷遞增,加速了輪胎行業復蘇進程。從近幾年行業發展趨勢看,輪胎市場雖有一定波折,但今年以來海外市場轉暖和國內市場需求明顯上升,加上新能源汽車更新換代、消費升級和政策加持,為下一階段輪胎行業發展起到穩定作用。
多家企業海外擴產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和出口國,憑借成熟的供應鏈和較高的成本優勢,中國輪胎年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輪胎制造成本中約一半來自天然橡膠,而東南亞橡膠產量約占全球的80%,其中泰國、越南、柬埔寨等是主要產膠國。
為了進一步擴大產能,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近期多家輪胎企業宣布在柬埔寨的輪胎工廠開工。5月初,青島雙星柬埔寨輪胎工廠在柬埔寨桔井省正式奠基。公司在此一期投資約2億美元,建立年產850萬條高性能子午線輪胎的輪胎工廠。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表示,選擇在柬埔寨建立輪胎工廠,是雙星集團實施“當地化”戰略、拓展國際市場、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5月22日,通用股份柬埔寨輪胎生產基地也舉行了開業慶典。通用股份董事長顧萃表示,從泰國工廠的成功運營到如今柬埔寨生產基地的正式開業投產,公司成為國內為數不多擁有海外雙基地的輪胎企業,快速提升了國際化市場競爭能力。
此外,賽輪輪胎的柬埔寨工廠年產900萬條半鋼胎項目正式投入運營,柬埔寨工廠年產165萬條全鋼胎項目也已全線貫通。
談及當前輪胎企業積極在柬埔寨擴產,邢星表示,這主要源于輪胎市場前景樂觀,國內輪胎企業在柬埔寨建廠或已成為趨勢。伴隨國內外需求端改善,輪胎企業擴張產能加大供給力度,有利于公司的長期發展;在既有中國輪胎品牌優勢中,充分利用柬埔寨市場的地緣優勢,能夠降低原材料、人工、運輸等成本,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