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下午的國新辦經濟吹風會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目前中國產能過剩問題較為嚴重,需予以高度重視,而通過企業兼并重組來化解產能過剩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黃群慧認為,中國以鋼鐵為代表的傳統五大行業產能利用率在70%-75%,遠遠低于國際標準,以鋼鐵為例,中國鋼鐵產能利用率為75%左右,據估算,過剩產能在1.8億至2.4億噸。今年中國的預期目標是要淘汰落后鋼鐵產能2700萬噸,任務十分艱巨。
關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黃群慧稱,一方面,在中國工業化前期鋼鐵等行業快速增長,積累了大量產能,但目前進入到工業化后期,潛在經濟增速放緩,對鋼鐵等行業的需求也有所減少,造成了鋼鐵的供需失衡;另一方面,雖然在過去快速發展時期,產生了大量的鋼鐵企業但都較為分散,未能形成優質的企業群,且國有企業占比過大,無法及時有效地進行產能結構調整,因而產能過剩較為嚴重。不過目前鋼鐵產業的一些觀念和標準已經在改變,過去以容量和產量作為首要的評價標準,現在已經開始向國際逐步靠攏,提高了對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考量比例。
黃群慧提出,企業兼并重組對于化解產能過剩是一種行而有效的方式,政府方面已經在著手解決一些可能存在的阻礙,例如,對于跨地域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要重點解決稅收問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要解決審批問題,并且拓展兼并重組中的融資渠道,進一步簡化政府審批流程等,為企業自主選擇兼并重組建立更加便利的市場環境。目前中國鋼鐵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兼并重組大潮,要讓市場發揮主體作用,按節能、環保、安全等標準,讓兼并重組成為鋼鐵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