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1499.1-2024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2-2024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并于今年9月25日起正式實施。
“新國標在內容方面變化較大,在適用范圍、牌號、尺寸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要求,可稱為‘史上最嚴’鋼筋國家標準。”
宏興股份煉軋廠技術質量室線棒工藝責任工程師胡成立說,一是將“推薦性標準”修訂為“強制性標準”,標準的先進性、有效性和適用性更強。二是更改了重量允許偏差,將重量偏差規定數值在舊標基礎上再縮小0.5%。三是新增了疲勞性能檢測要求,專精特新供貨流程更加嚴格。四是增加了標準編號、產品名稱、鋼筋牌號、鋼筋公稱直徑、長度及重量等特殊要求,再次明確產品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書等規定。
“新國標在行業全面實施后,必將促進生產企業持續改進工藝、從嚴控制出廠產品質量,企業核心競爭力會進一步提升。”為順應形勢、搶抓機遇、強化能力,7月24日,宏興股份公司下發了《關于鋼筋混凝土用熱軋鋼筋產品啟用新國標的通知》,提出按要求做好鋼筋混凝土用建筑鋼筋產品的新舊標準執行切換工作。
為確保8mm—40mm共13個規格的螺紋鋼新國標順利切換、保障生產和銷售系統有序順行,煉軋廠多次召開協調會議,技術質量、經營、銷售、生產等專業人員就新國標產品新物料編碼啟用等問題進行商討,并制定防控措施及責任人,集中開展各項新國標實施前的準備工作。
“將重量偏差規定數值在舊標基礎上再縮小0.5%,意味著棒材坯耗至少上升7.8千克/噸,生產成本大幅上升23元/噸鋼。”胡成立說,各生產線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新國標要求,制定切實有效的降本措施,在現有軋鋼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全力摸索鋼筋生產新工藝新方法,開展鋼坯單重優化和生產通條性優化工作,不斷提升現場精細化操作水平,進一步提高產品性能、降低生產成本。
在實際生產中,煉軋廠優化各規格帶肋鋼筋成品軋槽刻槽方案,在保證內徑、橫肋高、縱肋高等尺寸指標滿足新國標要求的前提下,提高重量負偏差,將各規格產品重量負偏差提高0.5%,同步優化調整前架次料型配比,確保生產穩定順行。同時,根據新重量負偏差控制要求,開展鋼坯經濟單重選坯和通條性張力調整固化工作,減少尾鋼短尺廢鋼量,有效降低新國標對坯耗指標的影響。
目前,相關技術人員仍在繼續精益調整重點設備、優化生產工藝參數,待新國標正式實施后,力爭將生產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確保螺紋鋼新國標在企業落實落細、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