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涂鍍市場價格處于窄幅調整走勢,市場成交一般,商家心態尚可,但觀望情緒較為濃厚。目前來看,上游熱卷價格出現維穩局面,上下調整空間皆不大,受此影響涂鍍產品價格也處于短時調整姿態,后期有望迎來一波需求高峰。從鋼廠所反饋的情況看,此次11月份鋼廠價格均以平開為主,這樣的出盤方式讓整個市場的風險均出現一定的后移,外加部分廠家出現資源前移與后結算模式,這也給后期市場價格調整帶來一定的壓力。就短期內來看,市場價格將處于小幅調整期,需求有所好轉后,商家不愿過多虧損,因此市價維持小幅調整的可能性依然較高。本周鍍鋅價格最低的均在天津地區:鍍鋅1.0mm4400元/噸,彩涂則是杭州地區0.476mm為4830元/噸。截至周五,Myspic鍍鋅指數為89.96點,較上周下降0.37%,較上月下降0.98%,較去年同期下降4.68%。
【涂鍍市場】:
本周涂鍍板卷板價格稍有回穩,當前在傳統意義上雖屬旺季,但整個市場采購積極性則并不高,多數工廠仍以直供產品為主,這也讓整個流通市場顯得較為被動。就當前市場庫存看,庫存出現小幅回落,這主要是廠家控制自身產能所致。就商家方面看,商家在短期內調整的可能性則相對較低,而更多的則是想穩住市價,盡快銷售來規避風險。就筆者認為,市場基本面不佳,但短期內市場仍將有一定的需求點,而下游短期內仍有繼續拿貨的動力。
【民營工廠現狀】:
從民營工廠的角度來看,自國豐、寧鋼、沙鋼等具有代表性的熱卷鋼廠出價后,熱卷價格處于低位調整,大致出廠價只有3500-3600元/噸,這也讓涂鍍產品價格出現一定的穩定。從當前情況看,本周鍍鋅、彩陰跌了近20元/噸,而彩涂主要銷售方,出口因受到東南亞方面的影響,銷量略有下降,備份資源開始回流,給國內市場帶來一定壓力。后期情況看,成本繼續支撐,后期下降空間也相對較少,市場將進入調整期。
【不同涂鍍市場現象】
長三角市場:
本周長三角涂鍍市場價格繼續回落,市場整體需求量交上周未出現明顯變化,商家心態略差,觀望情緒整體延續。目前來看,市場庫存雖有一定下降,但鋼廠整體訂單并不佳,這也給后市帶來較多的不確定因素,11月份鋼廠盤價均以平盤為主,整個市場出現調整期。商家反饋,由于處于倒掛,為了規避風險,降價銷售的想法相對較少,這也相應加快了市場出貨節奏。
東北市場:
本周東北商家對后市悲觀心態加重,普遍認為涂鍍價格下行空間增大;而結合本周的市場操作來看也的確如此,在出貨僵持一周后,彩涂市場價格繼續補跌,但商家反饋成交依舊慘淡。鋼廠方面,盡管新宇等廠已有部分彩涂線處于停產狀態,但廠內庫存依舊高位,去庫存壓力較大;而貿易商的訂貨積極性也并未被鋼廠的各種優惠政策所激起,多數彩涂廠表示目前訂單量較之前大幅萎縮。鍍鋅方面,本周表現平淡,出貨也稍顯遜色,部分資源受周邊城市下行小幅跟跌,但總體下行速度較緩;商家反饋,目前本地鍍鋅規格齊全,資源總量不算太多,加上最近到貨不多,因此壓力相對較小。
成渝市場:
本周成渝涂鍍市場價格繼續走低,市場成交不溫不火。據了解,經歷完傳統鋼市需求旺季,當前鋼市已經呈現“旺季不旺”的格局,這對于商家信心仍帶來一定程度打擊。統計發現,成渝涂鍍市場部分資源價格下跌幅度高達50元/噸,在成本相對企穩的情況下,商家盈利空間遭受較大挑戰。成交方面,由于下游工地、工程等項目開工不足,涂鍍用鋼采購相對不足,大戶每日成交量僅有100多噸。鋼廠方面,受沙鋼11月熱卷C料平盤以及對于對10月訂貨追補30元/噸政策的影響,本地區域主導民營工廠對十一月出廠價保持平盤,商家訂貨成本將繼續穩定。而從訂貨看來,貿易商按需建倉、補倉,且訂貨量普遍偏低,這對于廠商而言銷售壓力普遍較大。再次關注彩涂工廠,本地主導彩涂廠如誠實大港、成都錫蓉等對11月上旬指導價小幅下調50元/噸,這一定程度反映出當前部分鋼廠仍在為訂單而戰。
【下游資訊】
汽車方面:日本神戶制鋼所將在中國生產車用鋼板
日本神戶制鋼所10月17日宣布將與中國鞍山鋼鐵集團合資,在中國新建汽車鋼板工廠。鞍山的的煉鐵廠將引入新的熱處理設備,從2016年起面向汽車生產需求不斷擴大的高強度鋼板(簡稱高強鋼)。日本的新日鐵住金、JFE鋼鐵此前已經與中國的鋼企聯手,在中國進行高強鋼的生產,至此,日本三大鋼企均推出了中國的高強鋼戰略。
神戶制鋼將出資49%與鞍鋼集團成立新的合資公司,通過引進熱處理設備生產用于車身上部骨架等的冷軋高強鋼。投資額約290億日元,預計年產能為60萬噸。由鞍山方面提供冷軋鋼板作為原材料。
新基地的供應對象以豐田汽車等各大日系汽車廠商為中心,神戶制鋼山口育廣副社長稱:“還要銷售給中國本土及美國、歐洲、韓國等各大汽車公司”。目標是在10年內獲取中國冷軋高強鋼市場30%的份額。
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在2012年達到1900萬輛。預計在新基地2020年完全投產時還將增長50%左右,達到3000萬輛的規模。中國車目前平均每輛使用的高強鋼只有10幾公斤,山口育廣稱今后隨著環保要求更加嚴格,估計“每輛車的高強鋼使用量將提高到70公斤左右,達到日本車的水平”。
新日鐵住金與生產高強鋼的寶鋼集團成立了熱浸鍍鋅鋼板合資工廠,計劃到2015年將產能提高30%,達到170萬噸的規模。另外,JFE鋼鐵也與廣州鋼鐵集團成立合資工廠,新生產線在2012年啟動,產能擴大了一倍,達到80萬噸。
家電方面:彩電銷量下降不會造成面板過剩
大陸廠商投建高世代生產線
近幾年,我國政府正在鼓勵大陸面板企業自建高世代生產線。據了解,大陸平板電視面板自給率是40%,而工信部給出的“十二五”規劃要求則是在2015年實現平板電視面板80%的自給率。在這樣的利好狀態下,中國大陸地區的面板廠商開始擴大產能:京東方和TCL旗下的華星光電正加速投建8.5等高世代生產線。
據了解,目前京東方已經建成兩條8.5代生產線,并投產使用,而就在最近幾天,TCL也對外宣布華星光電第二條8.5代生產線也開始建設,據稱已經投資了244億人民幣。TCL的公告顯示,華星光電第二條8.5代線設計產能為每月產2500mm×2200mm的玻璃基板10萬片。新項目預計2013年底開工建設,2015年第三季度投產。本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增加供應液晶面板1000多萬片。兩大面板廠商的競相投建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面板依賴進口的現狀。
彩電銷量下降不會造成面板過剩
一邊是面板廠商不斷擴大產能興建新的生產線,但另一邊卻出現了彩電銷量下降的情況。據數據顯示,今年3季度彩電銷售的市場數據,今年6月國內彩電銷量同比下跌20%左右;7月同比下跌超過10%;8月銷量同比略增,但價格和利潤都在下降;9月同比下降超過10%;“十一”國慶假期,國內彩電銷量十年來首次同比下跌。中怡康的每周報告和十一數據報告也顯示了3季度彩電下滑的狀態。同時奧維咨詢也預測,2013年第四季度國內彩電銷量為1272萬臺,將同比下降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