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背景
筆者認為,鋼材市場是否繁榮,是一個地區工業基礎的重要標志。
江西省的鋼材市場主要分布于南昌、新余、贛州三個市場,九江鋼鐵基地經過整合,處于發展階段,整體效應還沒有顯現出來。江西的鋼材基本以滿足本省鋼材消費為主。
從中長期來看,江西處于城市化的快讀發展階段,基礎建設和房地長將帶來大量的鋼材需求,市場整體呈上升擴容態勢。
由于南昌占據交通和地理優勢,乃是江西鋼材市場的核心。長期以來,南昌以李家莊鋼材市場為主要鋼材聚集地,其次為金城廢舊鋼材市場、辛家庵鋼材市場,再次為包家、南鋼萬西等零散小型的鋼材市場,其余則為散布于市場各辦公樓或者郊區的倉庫工廠內。
近幾年南昌先后出現昌北鋼材大市場和江西鋼城為代表的集交易、加工、物流及高檔商務為一體的鋼材市場,但是之前南昌的貿易商基本處于“大棚式”“商鋪式”時代,缺乏綜合現代物流服務的意識,屬于較低級的商業模式形態,進入門檻低,所以對這些新興的鋼材接受度較低,隨著商家意識的升級以及新興模式的優勢顯現,新興鋼材市場的入住率才逐步上升。
二、南昌目前鋼材市場運營情況
鋼材市場一覽表:
1、李家莊鋼材市場:南昌青山北路18號(歷史最久、已拆遷)
2、江西鋼城: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英雄七路
3、昌北鋼材大市場:南昌經開區白水湖工業園
4、南昌高新鋼材市場:高新區湖南路高新鋼材市場
5、辛家庵鋼材市場:上海路與解放西路交口
6、江西廢舊鋼材交易市場:解放西路與青山北大道交口
7、江西萬國二十一世紀鋼鐵物流園:南昌城東東升大道889號
8、江西昌南鋼城:南昌縣區銀三角向塘省級開發區
筆者把庫存量以及貿易商入住率較高的幾個鋼材市場拿出做詳細介紹:
1、李家莊鋼材市場:
市場概況
交通
倉儲
商鋪及租售情況
商家分析
定位
建筑形態
經營狀態
比較點評
年交易金額約30億元,為現今全省最多的鋼材市場和重要的鋼材集散地,原為江西物資局
鐵路專線、水運碼頭、陸路、汽運
市場配備了數個大型的專業鋼材倉庫。分類存放各類鋼材,并有專用鐵軌入庫(部分以淘汰),并有專業的龍門吊用于裝卸。倉庫部分設施趨于老化
沿街兩側商鋪在50家左右,月租在2000-5000不等市場內擁有一棟大型鋼材商家教一樓和一個倉庫管理處,市場商鋪基本無空置
市場高峰期有商家200多戶,是江西一、二級代理大戶的聚集地。大戶基本都有另設蒼鷺,以服務江西省為主
全省大型鋼材批發
小型商鋪+辦公樓+倉庫
經營較好,人氣旺,大戶聚集地,影響力大
整體市場一脫地理以及歷史優勢,以倉儲和交易為一體,吸引大批商家入住,但是建筑太過古老,環境較為惡劣,再加上周邊發展迅速,多數陸路運輸受限嚴重,搬遷是在必行
2、江西鋼城
市場概況 | 交通 | 倉儲 | 商鋪及租售情況 | 商家分析 | 定位 | 建筑形態 | 經營狀態 | 比較點評 |
項目占地面積577畝總建筑面積193320平方米,分四期開,三期即將竣工 | 水運碼頭、陸路、汽運 | 倉庫5座16000平方米,生產廠房146000平方米,倉庫配備專業龍門吊 | 500多間產權商鋪出售,目前以出租為主,入住率不理想 | 入住商家前期以福建商家為主,小部分上海以及本地貿易商 | 大型物流服務式專業的綜合性的大市場,期間改名為“大洪鋼城”,現仍沿用江西鋼城為其對外名稱 | 二層商住樓以及高層商務中心 | 開業后,商家入住率不高,福建商家操作頻繁,前期傳出資金問題,招商工作任重道遠 | 與昌北大市場毗鄰存在,面積相差不大,但是市場定位不是很清晰 |
3、昌北鋼材大市場
市場概況 | 交通 | 倉儲 | 商鋪及租售情況 | 商家分析 | 定位 | 建筑形態 | 經營狀態 | 比較點評 |
占地面積600畝總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一期二期和部分倉庫完成 | 水運碼頭、陸路、汽運 | 倉庫面積8萬平方米,堆場4萬平方米,儲區50年無產權 | 商鋪728個(商住兩用),商用40年有產權,一期300家基本售出,投資辦公均有 | 市場內以江西巨華代表性商家,入住商家以本地為主,原李家莊內客戶大部分搬遷到此處 | 江西省規模最大、人氣最旺、庫存最多的現代化鋼材商業旗艦 | 二層商住樓以及高層商務中心、電子交易樓、綜合性服務樓、露天堆場、屋頂停車位 | 一期面世時,經營商家推出2年免租活動,再加上是本地人開發,多數商家紛紛表示愿意入住,但是直至2006年眾多商家為及時入住,一時較為冷清,現借李家莊拆遷至于,入住率直線飆升 | 倉庫配套設施起源,但是周邊生活設施以及商務群處于開發初期,地理位置比較偏,怎么使市場周邊活絡起來乃是后期操作之重點 |
上面所介紹的三個鋼材市場基本反映了南昌鋼材市場新老交替的過程,后期昌北鋼材大市場以及江西鋼城勢必會成為后期南昌客戶的集聚地,這也是政策指引的一個方向。
三、分析結論
1、從市場模式分析
南昌市場總共經理三次市場變革,先從商鋪式交易到大型專業市場,再到現代化的物流園。目前但中模式并存,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間,逐漸發展中。
2、從鋼材交易發展的條件來看:
一般具有三個條件:產業基礎、交通物流、交易平臺
3、從鋼材市場的功能來看:
市場的發展方面必然朝著具備電子商務、期貨交易、金融投資、多式聯運、物流配送、生產加工、綜合配套功能等綜合性的方向發展,目前現有的鋼材倉庫并沒有解決這些需求,部分商家自尋或者自建倉庫。
4、從地域分布分析:
由于鋼材運輸的特性,大型的市場不能設立靠近市區,郊區化是今后發展的方向,大交通成就大市場。
5、從交通條件分析:
“水、鐵、公、”綜合性交通中,這三項必須滿足,才能培育好鋼材市場,大商家需要依靠水路和鐵路運輸。
6、從機會點分析:
南昌鋼材市場前景較好,雖然房地產處于調整期,但是城市整體處于發展中。李家莊市場的拆遷,對幾個新市場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四:新興鋼材市場的發展潛力以及商家態度
說道新興市場的發展,歷史悠久的李家莊鋼材市場就不能不提。拆遷的口號每年都在喊,但是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老的市場不消退,新興的事物肯定起不來,與商家溝通中,商家明確表示,由于在李家莊經營多年,雖然其環境比較惡劣、交通也不方便,但是出于習慣,再加上朋友圈,如果李家莊市場不拆遷,即使商家在鋼城或者昌北大市場買了店面,辦公地點或還會選擇在李家莊。
再說下商家的擔憂,從南昌人民的性格特點來看,對于新生事物,接受時間可能會長一點。新市場人氣是否旺盛、設備是否跟得上、成本是否上升太多、有無政府扶持、經營者管理情況等等問題使得商家猶豫不決,后期這兩個大市場或要在這些方面下足功夫以吸引更多商家入住。
最后,對于新興的鋼材市場,筆者認為,可能這個過程會比較坎坷一點,苦難亦是多一點,時間久一點,但是事物更新淘汰這個規律是不會錯的。隨著鋼材市場的發展,商家對市場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當新興鋼材市場滿足這些需求時,自然會吸引商家入住,商家的集中,是推動市場發展的基石。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經營者的引導和規劃以及一些必要的優惠政策必不可少,或者先把大戶吸引過去,其二三線分銷商自然尾隨其后,用幫帶的模式,或許南昌市場的現代化、新型化、綜合化則能盡快到來,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