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車新政”或有望驅使行業復興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汽車產銷情況不及預期,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大幅下降,降幅超過兩位數。國內汽車板銷量隨即下降,導致市場汽車板當普通冷板出售,促使冷軋價格呈逐步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781萬輛和2808萬輛,比2017年分別下降4.2%和2.8%,其中乘用車產銷2352.94萬輛和2370.98萬輛,同比下降5.15%和4.08%;商用車產銷427.98萬輛和437.08萬輛,同比增長1.69%和5.05%。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27萬輛和126萬輛,分別同比增長59.9%和61.7%。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2月,與上月相比,汽車產量略降,銷量小幅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銷均呈較快下降。
圖1:中國汽車產銷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中汽協
12月,汽車生產248.22萬輛,環比下降0.65%,同比下降18.39%;銷售266.15萬輛,環比增長4.46%,同比下降13.03%。其中,乘用車生產205.46萬輛,環比下降3.22%,同比下降21.27%;銷售223.31萬輛,環比增長2.74%,同比下降15.84%;。商用車生產42.75萬輛,環比增長13.88%,同比下降0.98%;銷售42.84萬輛,環比增長14.43%,同比增長5.24%。
汽車行業產銷下降離不開政策因素影響,2019年汽車行業聚焦亮點或是新能源汽車,但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產銷仍有瓶頸,一是依賴政府補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影響巨大,但是因為補貼總額高,將增大政府的財政壓力,企業資金墊付壓力較大;二是消費群體對新能源汽車觀念認知。在此背景下,加速行業退坡和明確補貼資金的發放進度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理性選擇。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應該會有一些調整,大概率的是要退坡,但是對行業發展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企業應加快技術革新,降低成本。
二、若非政策助推 家電難望回暖
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家用空調產銷分別14952.8萬臺和15055.7萬臺,分別同比去年增幅4%增幅6.2%;1-11月冰箱產銷分別為6878.9萬臺和6905.8萬臺,同比去年降幅-1.1%和-0.62%;1-11月洗衣機產銷分別5847.85萬臺和5933.62萬臺,同比去年增幅1.4%和增幅2.3%。從以上數據來看,2018年家電產銷不及過去幾年增速,目前處于相對飽和狀態。
圖2:家用空調產銷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行業產線
2019年1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國家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但從當前情況來看,2019年將是家電行業較為困難的一年,整個行業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將難言樂觀,因而需要政策扶持。
首先,現階段,農村的大家電保有量已經處于較高的位置,國家再出臺家電下鄉的政策對行業的影響可能較為有限,以舊換新疊加結構升級或許是更好的政策選擇;
其次,考慮到大家電的使用年限大約在10年上下,而距2009年家電下鄉政策的出臺正好是10年時間,政策的出臺有助于推動居民置換家電產品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家電產品的消費量,以防止家電行業的業績出現大幅下滑。
當然,如今居民家電保有量的提升空間不如從前那么大,因此政策的刺激作用或不及2009年,但對于維持現階段行業的穩定發展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冷軋板出口降幅明顯 進口基本穩定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冷軋板出口總量360.29萬噸,2018年1-11月共計出口量275.33萬噸,同比去年減少58.77萬噸,降幅17.6%,
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冷軋板進口總量194.56萬噸,2018年1-11月年共計進口量175.02萬噸,同比去年減少2.01萬噸,降幅1.1%。
圖3:冷軋板卷進出口數據統計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從冷軋板進出口數據看,2018年整體出口量低于去年,降幅相對明顯;進口量小幅下降,基本和去年持平。在同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后,一季度和三季度出口降幅較為明顯,隨著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影響下,預計2019年冷軋出口量仍處于下降態勢,出口壓力仍較大。
綜合來看,過去一年里汽車產銷呈大幅下滑、家電處于長期飽和,增速不及預期、冷軋板出口降幅明顯。受此影響在過去一年演繹“長強板弱”格局;展望2019年,冷軋板卷行情仍存在較大壓力,不過階段階段性利好行情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