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月度產量:4月份造船板、鍋爐容器板、橋梁板、管線鋼鋼廠總產量160萬噸,環比增加36.25萬噸,上升29.29%,年同比減少4萬噸,下降2.44%。
數據來源:Mysteel
1-4月份累計值:1-4月份造船板累計產量288.21萬噸,同比增加40.82萬噸,上升16.50%;鍋爐容器板累計產量87.13萬噸,同比減少6.91萬噸,下降7.35%。橋梁板累計產量65.64萬噸,同比減少8.46萬噸,下降11.42%。管線鋼累計產量81.64萬噸,同比減少12.46萬噸,下降13.24%;總累計產量522.62萬噸,同比增加12.99萬噸,上升2.55%。
數據來源:Mysteel
從上述數據看,2019年1-4月份四大品種板累計產量呈現三降一升,總產量同比上升,其中造船板增量功不可沒,與1-4月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長13.3%的數據相吻合。但從另一個角度看,1-4月造船新承接訂單量同比下降47.3%,意味著未來鋼廠船板訂單面臨下降的局面。
價格方面,筆者選取18年8月至19年5月期間國內主流橋梁板鋼廠訂貨基價走勢(不包含任何熱處理、探傷、調質及表面處理加價),從下圖中看出,19年平均基價較18年下半年下跌將近400元/噸。另外據筆者調研,18年橋梁板鋼廠散單從接單至安排生產周期為1.5-2個月,現平均1個月左右,表明橋梁板訂單有所收縮,但整體接單情況良好。
數據來源:Mysteel(具體價格可登陸Mysteel網站查看)
結合普板情況看,由于鋼廠成本持續抬升,普材的利潤不斷被壓縮,國內中厚板供需格局一直在變化,基本形成以下三種現狀:
1、實力較強,品種鋼質量優異的鋼廠從17年開始逐漸減少普板的市場流通量,部分鋼廠甚至接近0投放,全力生產高附加值板材來提高利潤;
2、實力一般,品種鋼生產水平一般,競爭力不強的鋼廠也在減少普板的投放量,來加大低合金、碳結鋼等稍有附加值的板材品種(低合金板正常加價150,現出廠加價200-250,碳結板正常加價80,現加價200-300);
3、實力較弱,無品種鋼生產能力的鋼廠變化不大,依據利潤情況及各品種利潤差值不斷調整產量結構。
以上三點也很好解釋了當前市場上普板基本被二、三線鋼廠資源充斥,以及不同鋼廠之間價差達到100元/噸以上的現象。從16年鋼鐵行業復蘇開始,中厚板鋼廠也一直在轉換定位,追求轉型,未來中板的直供比一定是不斷提升的,不同鋼廠分工也會逐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