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
(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韶關丹霞冶煉廠,廣東韶關512300)
摘 要:丹霞冶煉廠焙燒車間回轉窯上料為敞開式上料系統,揚塵量大,員工工作時間較長,勞動強度大,設備檢修空間局限。原有上料系統的圓盤給料機難以滿足現有工況使用要求,故障率高。本文對焙燒車間回轉窯工序圓盤給料機進行改進,實際應用表明改進后的圓盤給料機未有維修記錄,人員操作簡單、方便、實用,對上料系統的連續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關 鍵 詞:圓盤給料機;回轉窯;上料系統;軸承
丹霞冶煉廠焙燒車間回轉窯工序主要針對凈化車間生產的鐵渣進行再處理回收,產品為氧化鋅,年處理鐵渣約6萬t。本文主要闡述回轉窯上料系統圓盤給料機的改進。回轉窯工序上料系統主要由抓斗吊、圓盤給料機、斗式提升機、輸送皮帶組成。2014回轉窯年處理鐵渣量增加至6萬t。回轉窯上料系統負荷增大,原有圓盤給料機故障率高,維修困難,不適用現有工況條件,有待改進。
1 原有圓盤給料機
1.1 結構組成
原使用圓盤給料機由驅動裝置(電動機和減速機)、圓盤底座、傳動齒輪、圓盤構成,如圖1所示。該設備底座由底座殼體、上部軸瓦、下部軸瓦、主軸、下部密封端蓋及平面軸承(8209)組成,見圖2。
1.2 優點
①圓盤給料機能均勻連續地送礦至輸送皮帶機,輸送量可通過簡單形式來調節,可以連續輸送粉狀、塊狀物料;②傳動齒輪中的傘齒輪和錐齒輪是在敞開式狀況下工作的,操作狀態易于控制,維修簡單;③安裝要求簡單,對現場工礦要求簡單;④安裝于鋼結構下料倉下方,能承受較大的倉壓。
1.3 存在的問題
該設備在初期使用有良好的使用效果,隨著回轉窯工序年生產量由2萬t提升至6萬t,使用情況已不能滿足現有工況的使用要求,維修率升高(平均年需更換5臺以上),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生產周期不穩定。經過現場技術人員分析鑒定,損壞主要原因為該設備底座結構不符合現場工況生產要求[1]。
1.4 存在問題的原因
設備底座失效的原因如下:①該設備由驅動裝置驅動傘齒的轉動來帶動主軸的轉動,即上部軸瓦及下部軸瓦與底座殼體通過過盈配合來保證整體轉動的穩定,由于現場揚塵量較大,生產時間長,主軸長時間轉動致使軸瓦磨損,軸瓦與底座殼體的過盈量不夠導致軸瓦上浮,該設備失效;②下部平面軸承(8209)承受軸向的整體載荷,該平面軸承選型不當,導致軸承有失效隱患;③隨著回轉窯工序處理量的增加,需要保持圓盤給料機24h連續作業,長時間運行及較大的負荷導致軸轉動過程中上部軸瓦及下部軸瓦的磨損,軸在運行過程中產生晃動,導致該設備失效;④在連續作業的情況下,軸的晃動導致傳動錐齒輪及傘齒輪磨損,該設備失效;⑤底座殼體上部沒有密封壓蓋,礦塵及雜物容易進入底座殼體內部,潤滑難以保證。綜上所述,該設備在現有工況條件下,平均使用壽命約2月,遠不能達到生產要求。
2 圓盤給料機的改進
2.1 改進后圓盤給料機底座的結構組成
改進后的圓盤給料機底座主要組成部分有底座殼體、主軸、底座上端蓋、上端蓋油封(65×80×12)、軸承(7312)、軸承(6310)、軸承(8309)、底座下端蓋和軸承擋圈,如圖3所示。
2.2 改進后圓盤給料機的特點
①底座增加上部密封端蓋,保證設備在24h運轉過程中礦塵及雜物不進入底座內部,保證了良好的內部潤滑環境;②取消軸瓦與主軸的配合改為軸承與主軸配合,底座上部利用兩套角接觸球軸承(7312)與主軸配合,單個該軸承可以承受徑向和單向軸向的聯合載荷,同時可以限制軸向位移量,而且成對使用該軸承可以消除軸向的反作用力,在現場有良好的使用效果;③主軸下部利用深溝球軸承與主軸配合,該軸承可以承受較大徑向載荷,同時可以限制主軸的雙向軸向位移量在軸承的游隙范圍內,在低轉速下運行可靠;④原有底座的平面軸承改為重載荷平面軸承,消除原有平面軸承失效的隱患;⑤底座殼體開加油孔保證軸承日常潤滑;⑥原有底座安裝尺寸不變,便于在最短時間內更換,節省維修時間。
3 結語
回轉窯上料為敞開式上料系統,揚塵量大,員工工作時間較長,勞動強度大,設備檢修空間局限。原有上料系統的圓盤給料機難以滿足現有工況使用要求,故障率高(平均每年更換5臺)。自2015年12月對圓盤給料機進行改造安裝至2017年,丹霞冶煉廠回轉窯工序圓盤給料機未有維修記錄,人員操作簡單、方便、實用,對上料系統的連續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參 考 文 獻:
[1]錢志根.淺析幾種座式圓盤給料機的應用與設計改進[J].礦山機械,2007(6):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