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泉1 馬騰飛2 佘雪峰2
(1北京安康科創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2北京科技大學)
摘 要:文章考察了不同碳氧比和溫度條件下,直接還原過程中的鐵還原率、 金屬化率、 還原脫鋅和脫鉛率、KCl和 NaCl 揮發脫除率,通過實驗可知,含鋅粉塵制備的含碳球團可以脫除鋅、 鉛、 鉀和鈉, 同時有效利用粉塵中的碳資源還原鐵氧化物得到金屬化球團;在 1200 ~1330℃范圍內,溫度對鐵氧化物還原,鋅和鉛的還原脫除,KCl和 NaCl 的揮發脫除影響明顯,當粉塵碳氧比為1.0還原溫度為1300℃ ,還原時間大于18min 時,反應接近最終平衡點,可獲得金屬化率大于80% ,鋅鉛幾乎完全脫除,鉀鈉脫除率大于90% 的金屬化球團。
關鍵詞:直接還原;含鋅粉塵;回收;轉底爐
我國是鋼鐵產量大國,2017 年我國鋼鐵產量達到8.2億t 左右.通常鋼鐵企業粉塵產生量為鋼產量的 10% 左右,也就是說我國鋼鐵企業2017年粉塵產生量為 8200 萬 t。這些粉塵含有大量的鐵、 碳元素, 其中一部分粉塵還含有鋅、 鉛、 鉀和鈉等元素[1 -2] , 返回燒結處理會對高爐帶來鋅、 鉛循環富集問題,若堆放處理又會帶來環境污染。 因此,為綜合利用冶金粉塵資源,提出采用轉底爐直接還原工藝處理鋼鐵廠含鋅粉塵[3 -5] 。文章以萊鋼提供冶金粉塵為研究對象,對轉底爐工藝流程中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基礎研究, 所獲得的基礎數據為轉底爐工藝設計及應用提供了基礎參數。主要對冶金粉塵進行了系統分析,獲得了粉塵的化學成分,然后考察在1200 ~ 1330℃時,鐵還原率、 金屬化率、 還原脫鋅和脫鉛率、 KCl和 NaCl的揮發脫除率等.
1 實驗原料與實驗方法
1.1 實驗原料
選取的冶金粉塵主要產生于燒結、 煉鐵、 煉鋼和軋鋼等工序,不同工序產生粉塵的物理特性也不相同,為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必須使試樣具有代表性,將取得樣品采用四分法進行縮分,縮分樣品保留作為實驗樣品。
各種粉塵的成分分析結果見表 1,可以看出: 高爐布袋除塵灰碳含量高達 34.00%鋅含量高達到16.60%,鉀為 0.76%,但含鐵品位較低只有 17.03%,轉爐細灰和轉爐污泥含鐵品位較高分別為 52.30%和58.19%其中轉爐細灰中堿金屬含量高于一般除塵灰的含量(鉀鈉分別為1.01%和1.67%);電爐灰中的堿金屬和鋅含量也比較高,鋅含量為2.61%,鉀含量為 1.32%,其成分一般隨加入廢鋼不同而產生變化。
1.2 實驗設備及方法
首先按 C / O 為1.0的方案對各種粉塵進行配料 (配入水量12% ±0.5%混合粉塵成分見表 2。配好的混合料經強力混合機混料 3min,然后通過對輥壓球機壓制成球團,將生球放入烘干箱內烘干 4h(烘干箱設定溫度為 378K),烘干后的球團裝入鐵鉻鋁鉬絲編成的吊籃, 將吊籃放置到1573 K、 152K、 1573K 和 160K 的溫度區進行還原, 生球分別還原3min、 6min、 9min、12min、 15min、 1min。到達預定還原時間取出球團,放在氮氣中急速冷卻,采用化學分析方法,計算相應的金屬化率、 脫鋅率、 脫鉛率、 脫鉀率、 脫鈉率和氧化鐵還原率。
為保證爐內中性氣氛,管式爐底部通入N2,流量為 5L / min,實驗高溫還原設備采用高溫硅鉬爐, 額定功率8kW,額定溫度 1973K,爐管材 質為剛玉莫來石,爐管尺寸為 Φ95 ( 80) × 720mm,實驗設備及原理如圖1 所示。
2 實驗結果及分析
2.1 溫度和碳氧比對還原速率影響
圖 2、圖 3 是球團碳氧比為 1.0溫度為 1200~ 1330℃時,還原時間與球團金屬化率及鐵氧化物還原度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還原溫度對球團金屬化率和鐵氧化物還原率影響較為明顯,隨著溫度升高,鐵氧化物還原達到平衡時金屬化率和還原率所需時間越短, 說明鐵氧化物直接還原速度越快,這是由于鐵氧化物直接還原屬于吸熱反應,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當還原溫度高于 1330℃ 時,反應終了的金屬化率和鐵氧化物還原率能達到 85% 以上。
圖 4、 圖 5 是在13600℃條件下,分別采用碳氧比為 0.8、0.9和1.0時,金屬化率、 還原度與還原時間的關系。隨著碳氧比的增加, 含碳球團的金屬化率和還原度有所增加, 在四種碳氧比條件下, 當還原時間小于 9min 時,不同碳氧比的球團金屬化率和還原度區別不大,還原時間超過 9min 后,碳氧比對球團的金屬化率和還原率影響變大,球團中碳氧比越高,還原反應終點的金屬化率和還原度越高,要達到 70% 以上的金屬化率,碳氧比應不低于 0.9。
2.2 溫度對脫鋅和脫鉛的影響
圖6、圖7 是碳氧比為1.0溫度為1200 ~1330℃ 時,還原時間與球團脫鋅率和脫鉛率的關系。
從圖 6 中可以看出,還原溫度對球團脫鋅率影響較為明顯,隨著溫度升高,球團還原達到平衡時的脫鋅率所需時間越短,在 1200 和 1250℃條件下分別還原 18 和 24min, 球團脫鋅率達到99% 以上, 而在1300 和 1330℃ 條件下只需還原15min,球團脫鋅率就可達到 99% 以上。
圖 7 的趨勢與圖 6 類似,但圖 7 曲線斜率更大,說明脫鉛過程比脫鋅更加容易, 在 1300 ~ 1330℃還原 15min, 脫鉛率就能達到 99% 以上。
2.3 溫度對脫鉀和脫鈉的影響
球團還原過程中伴隨著KCl和 NaCl 的揮發脫除, KCl和 NaCl 幾乎不溶解于 Fe 和渣相,KCl和 NaCl 的熔點很低, 分別為773 和800.07,沸點分別為1500 和 1465℃ , 根據表 2列出的 KCl和 NaCl 在800 ~ 1350℃ 的蒸氣壓,可以確定 KCl和 NaCl 在球 團中 ( 1200~ 1330℃ ) 屬于液態蒸發過程,隨著溫度升高, KCl和 NaCl 所對應的蒸氣壓增大,因此溫度越高,揮發越容易。
在實驗過程中,考察了溫度與時間對鉀鈉脫除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 8 和圖 9 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環境溫度對鉀鈉脫除率有一定的影響,當環境溫度為1330℃ 時球團揮發脫鉀達到平衡的時間比1200℃要短15min, 在1330℃環境溫度條件下,還原 15min 鉀鈉含量即可降低到0.1%左右。
3 結論
考察了不同直接還原工藝條件下,鐵還原率、 金屬化率、 還原脫鋅和脫鉛率、 KCl和 NaCl 的脫除率, 主要結論如下:
(1) 通過直接還原過程,含鋅粉塵制備的 含碳球團可以脫除鋅、 鉛、 鉀和鈉,同時有效利用粉塵中的碳資源還原鐵氧化物得到金屬化球團。
(2) 在1200 ~ 1330℃ 范圍內,溫度對鐵氧化物還原,鋅和鉛的還原脫除,KCl和 NaCl 的揮發脫除影響明顯,即還原溫度越高,還原速度越快,脫除速率越快。
(3 ) 當粉塵碳氧比為 1.0還原溫度為1300℃ ,還原時間大于1min 時,反應接近最終平衡點,可獲得金屬化率大于80%,鋅鉛幾乎完全脫除,鉀鈉脫除率大于 90% 的金屬化球團。
參考文獻
[1] 蔣 勝 有害元素對攀鋼高爐的危險分析 [J]. 鋼鐵,2009,44 (4): 97 -99
[2] 柏 凌, 張建良, 郭 豪等 高爐內堿金屬的富集循環 [J]. 鋼鐵研究學報, 2008,20 (9): 5 - 8
[3] 周渝生, 張美芳, 陳 亮等 用高爐瓦斯泥生產鐵精礦的實驗研究 [ J].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第七屆全國冶金工藝理論學術會議專輯) ,2003, 20 (4): 142 - 146
[4] 佘雪峰 轉底爐直接還原處理鋼鐵廠含鋅粉塵工藝技術基礎研究 [D]. 北京: 北京科技大學, 2011
[5] 方 覺. 非高爐煉鐵工藝與理論 [M]. 北京: 冶金 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