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良 陳巍
(河鋼邯鋼環保能源部 河北邯鄲 056015)
摘 要:近年來環保要求日益嚴苛,焦爐生產過程中,加熱系統內煤氣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顆粒物等污染物。焦爐廢氣三大指標是焦化廠污染物排放的三項重要硬性指標,對河鋼邯鋼轉型升級關鍵戰略期造成了一定的掣肘因素。焦爐煙氣是否達標排放,是限制焦爐產能的重要因素,涉及焦化廠生存發展關鍵所在,焦爐煙氣治理工作迫在眉睫。為實現焦爐廢氣達標排放,提高焦爐產能,焦化廠在1、2#、5、6#焦爐分別新建一套脫硫脫硝系統,經過系統的調試,整改,現在兩套系統效果理想,焦爐廢氣中的顆粒物、SO2和NOx等三大指標全部滿足國家特排標準,實現了焦爐生產穩定,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焦爐煙氣;末端治理;脫硫脫硝
1 前言
河鋼邯鋼焦化廠現有焦爐六座,其中,1、2#爐為80型42孔4.3米焦爐,3#爐為58型42孔4.3米焦爐,4#焦爐為80型45孔4.3米焦爐,5、6#焦爐為JN60-6型45孔6米焦爐年設計焦炭產量為200萬噸, 3、4#焦爐分別于2017年5月、10月燜爐停產,1、2、5、6#焦爐正常生產 。
2 現狀
河鋼邯鋼焦化廠1、2#焦爐共用一個煙囪,煙氣量為14萬Nm3/h,5、6#焦爐分別設有一個煙囪,煙氣量分別為12萬Nm3/h。根據《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6171-2012)表6中的焦爐煙囪SO2、NOx和粉塵等指標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焦化廠1、2#焦爐和5、6#焦爐分別配置建設一套煙道氣脫硫脫硝凈化裝置,滿足國家對環保的指標。邯鋼焦化廠委托北科大和邯鋼設計院進行了1、2#爐脫硫脫硝系統的工程建設。委托中冶焦耐院進行了5、6#焦爐脫硫脫硝的工程建設,在正常情況下,1、2#、5、6#焦爐采用高爐煤氣加熱,摻燒(摻燒體積比約為1:16)焦爐煤氣,具體參數如下:
爐號 |
爐型(孔) |
產量(萬t/a) |
焦爐實際結焦時間h |
煙道廢氣廢氣量(萬Nm3/h) |
煙道廢氣溫度(℃) |
煙道廢氣顆粒物量(mg/Nm3) |
煙道廢氣含O2(%) |
煙道廢氣含SO2量(mg/Nm3) |
煙道廢氣含NOX量(mg/Nm3) |
1、2# |
JN43--80型42孔 ×2 |
56 |
20 |
14 |
200-260 |
30-100 |
4-9 |
100-300 |
200-500 |
5、6# |
JN60-6型45孔 ×2 |
90 |
19 |
24 |
160-220 |
30-100 |
5-9 |
100-300 |
200-500 |
3 兩套裝置的工藝及原理
3.1 1.2#焦爐脫硫脫硝原理及流程
1、2#焦爐脫硫脫硝系統采用密相干塔脫硫+SCR脫硝技術,利用脫硫脫硝等各分系統的協同組合,實現焦爐煙氣大氣污染物的協同治理,具有良好的脫硫脫硝除塵效果和技術經濟性,正在逐步被國內各大鋼廠所采用。其中脫硝采用煙氣經熱風爐升溫后(煙氣溫度280—320℃)的準低溫SCR技術,脫除效率高,運行穩定可靠,脫硝后煙氣利用余熱鍋爐進行熱量回收;脫硫采用密相塔半干法脫硫技術,工藝流程簡單,設備少,容易操作。主要工藝流程為:焦爐煙氣首先經過熱風爐加熱,將煙氣溫度提升至280—320℃,為脫硝提供溫度條件。升溫后的煙氣與經由噴氨格柵噴入的氨氣均勻混合,在準低溫SCR脫硝反應器中進行脫硝,脫硝后煙氣中NOx濃度≤150mg/Nm3。脫硝后的煙氣經余熱鍋爐進行余熱回收。除鹽水吸收熱量最終形成飽和蒸汽,送至焦化廠蒸汽總管。降溫后的煙氣經過密相脫硫塔,脫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同時可以去除HCl、HF和氮氧化物等,煙氣中SO2濃度≤30mg/Nm3。脫硫后的煙氣經過布袋除塵器除塵后通過煙囪排放,濾袋上慮下的脫硫劑可進一步吸收SO2,煙氣中含塵濃度≤15mg/Nm3。
圖1:邯鋼焦化廠1、2#焦爐脫硫脫硝系統工藝流程圖
3.2 5、6#焦爐脫硫脫硝原理及流程
5、6#焦爐采用半干法SDA脫硫+SCR脫硝,主要流程為:廢氣首先進入脫硫塔,在脫硫塔內進行脫硫;從脫硫塔出來的脫硫后煙氣進入除塵裝置,煙氣先經除塵器布袋除塵,除塵后的煙氣與加入的還原劑(氨氣)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煙氣進入脫硝催化劑層,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還原反應,脫除NOx;凈化后的潔凈煙氣經過系統引風機送回煙囪排放。該工藝采用低溫脫硝工藝,在脫硝之前采用半干法高效脫硫并除塵,延長低溫脫硝催化劑在高效脫硝區的使用壽命,降低煙氣凈化工藝運行費用。主要工藝流程圖如下。
圖2 邯鋼焦化廠5、6#焦爐脫硫脫硝系統工藝流程圖
4 脫硫脫硝裝置使用情況
通過兩套脫硫脫硝系統一年的運行,現在脫硫脫硝系統穩定,1、2#焦爐分煙道吸力穩定在-170Pa~-200Pa,機側爐溫1220℃、焦側爐溫1270℃,結焦時間20小時左右,5、6#焦爐分煙道吸力穩定在-180Pa~-220Pa,機側爐溫1230℃、焦側爐溫1280℃,結焦時間19小時左右,焦爐生產正常。
目前系統運行穩定,煙囪排放數據指標穩定在特排范圍內,數據如下:
通過兩套脫硫脫硝一年的運行,脫硫脫硝裝置的效果非常穩定,二氧化硫排放穩定在30mg/m3以下,數據在超低排左右徘徊,氮氧化物排放穩定在100 mg/m3以下,顆粒物排放穩定在10 mg/m3以下,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均能達到超低排水平。
5 兩套脫硫脫硝裝置的優越性
5.1 1、2#脫硫脫硝裝置的優勢
5.1.1對脫硫脫硝原料品質要求低,價格低廉
該脫硫脫硝使用的原料為CaO和自產氨水,CaO的價格相對便宜,而且原料充足。每月用量為40t左右,脫硝用的氨水是回收蒸氨塔過來的氨水,濃度在4%左右,流量0.21m3/h,并且含有萘等雜質,但完全滿足脫硝使用,脫硝效果良好。脫硝效率在80%以上。
5.1.2 節能效果良好
脫硝后的煙氣經余熱鍋爐進行余熱回收。產蒸汽4.5t/h,把煙氣溫度從280 ℃降低到150℃左右,除鹽水吸收熱量最終形成飽和蒸汽,送至焦化廠蒸汽總管,降低能源消耗,余熱鍋爐采用全自動運行,崗位工只需要做好日常點檢。
5.1.3 自動化性能高,安全性能好
整個過程采用自動控制,工藝流程簡單,設備少,容易操作。熱風爐程序設有自動點火和自動吹掃操作,當高爐煤氣壓力較低時,可以適當補充焦爐煤氣,提高爐膛溫度,進而提高廢氣溫度,滿足脫硝要求。焦爐吸力、壓力以及脫硫脫硝溫度等指標均和風機設有聯鎖,一旦異常,風機可以做出停機等調整。確保系統安全。
5.2 5、6#脫硫脫硝的優勢
5.2.1采用旋轉噴霧干燥法(SDA法)進行高效低溫降煙氣脫硫,滿足SO2排放要求的同時,吸附煙氣中焦油等粘性物質,降低煙氣中SO2及其他組分對低溫脫硝效率的影響;并可根據煙氣入口SO2濃度調節脫硫劑溶液的噴入量,實現在滿足排放要求的前提下減少脫硫劑的使用量,以最經濟的方式運行。
5.2.2采用低溫脫硝催化劑利用NH3-SCR原理進行低溫脫硝。此種催化劑對焦爐煙氣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具有良好的低溫活性,焦爐煤氣升溫幅度小,降低了高爐煤氣的用量。
5.2.3脫硝前除塵,減少煙氣中的粉塵在通過脫硝催化劑層時對催化劑表面的磨損,可以有效延長脫硝催化劑的使用壽命,減少脫硝催化劑的用量,可省略傳統意義上的催化劑清灰系統,同時可以脫出煙氣中的粉塵等顆粒物,使煙氣的顆粒物排放達標。
6 結語
通過兩套脫硫脫硝裝置的應用,焦爐廢氣中的顆粒物、SO2和NOx等三大指標全部滿足國家特排標準,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已經完全實現了超低排放,確保了焦爐生產穩定,有很好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