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 徐彬 彭秋生
(九江萍鋼鋼鐵有限公司)
摘要:對九江萍鋼3號高爐降料面停爐操作進行了總結,并闡述了安全快速停爐的各項技術措施。停爐過程中,采用了爐內爆震預控技術、煤氣高效回收、高風量與高頂壓的綜合使用等技術,順利地首次實現煤氣全回收,準確將料面降至風口以上2.0米位置,整個過程歷時12h36min,認為在降料面的前期應盡量維持較高風量,并適當富氧;根據料面降低位置及時調整爐頂壓力,可以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
關鍵詞:中型高爐;降料面停爐;煤氣全回收;爐頂溫度
九鋼3號高爐(1780m³)采用軟水密閉循環冷卻方式。第二代爐齡于2013年2月9日點火開爐,停爐前2022年6月TE0912-2(插入深度150mm)最高溫度達到550.5℃,2022年7月TE0906-2(插入深度150mm)最高溫度達到828.8℃,同時從2019年起風口以上冷卻壁水管陸續出現破損,截止2022年7月25日停爐前,共破損46根水管,涉及22塊冷卻壁,不僅影響高爐的正常操作和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的優化,而且還存在重大的安全風險。因此,決定對3號爐進行停爐大修。
1 停爐操作
7月25日13:30,3號高爐開始下休風料,18:00進行預休風,為降料面進行各項準備工作,預休風前料面按6.0米控制。21:30復風降料面,于26日5:36順利停爐。
⑴停爐前的準備工作。停爐前的操作思路主要是確保爐況穩定順行,主要包括制度調整、參數調整和預休風檢修。
①爐況調整。為了保證順利完成高爐降料面工作,爐況調整思路主要是確保爐況穩定順行,清除爐墻粘結物和爐缸順利放殘鐵。參數控制鐵水[Si]0.4-0.6%、[S]0.020-0.030%,物理熱1500-1520℃,預休風前6天高爐主要操作參數見表1。
表1 九鋼3號高爐主要操作參數
日期 |
風壓,KPa |
風量,m³/min |
頂壓,KPa |
壓差,KPa |
風溫℃ |
富氧 率,% |
[Si] ,% |
[S],% |
[Ti],% |
R2 |
7月20日 |
400 |
3983 |
232 |
168 |
1146 |
2.16 |
0.44 |
0.03 |
0.15 |
1.21 |
7月21日 |
398 |
3991 |
232 |
166 |
1152 |
2.35 |
0.45 |
0.03 |
0.15 |
1.20 |
7月22日 |
396 |
3886 |
232 |
164 |
1152 |
2.29 |
0.45 |
0.03 |
0.15 |
1.20 |
7月23日 |
392 |
3975 |
225 |
167 |
1146 |
1.98 |
0.47 |
0.03 |
0.15 |
1.19 |
7月24日 |
390 |
3999 |
225 |
165 |
1148 |
1.93 |
0.41 |
0.03 |
0.14 |
1.17 |
7月25日 |
386 |
3964 |
221 |
165 |
1134 |
1.75 |
0.58 |
0.03 |
0.16 |
1.14 |
②制度調整。18日,高爐停止使用1.0%的高鈦球,高爐鈦負荷由12kg/t降低到8.8kg/t,[Ti]由0.23%降低到0.18%。19日,上部長期疏松邊沿的料制,礦石矩陣由36/2 34/3 31/3 28/2改為34/3 31/4 28/3,以發展邊沿氣流沖刷爐墻粘結物。24日,高爐開始降低焦炭負荷,由4.80逐步降到4.10,配料堿度R2由1.22逐步降到1.12,以改善渣鐵流動性。停爐前一天,停止使用焦丁。
20日,捅開長期堵死的12、13號風口,實現全風口送風作業,進風面積由0.2493㎡提高到0.2701㎡,風速為260-270m/s,鼓風動能為115-125KJ/s;全開風口后可以有效地清理長期堵風口區域上方爐墻的粘結物。
③預休風檢修。25日18:00-21:30安排預休風檢修,進行各項停爐前工作的實施與確認。休風后快速更換破損的風口小套,及時關閉漏水的冷卻壁,并準備好水管,復風后閉水區域爐殼外部打水冷卻。將爐頂原有的8個水噴頭更換為6個霧化噴頭,保留2個原有噴頭,以確保打水量。檢查2號探尺齒輪箱,確保能夠放到24.0米。
⑵降料面停爐過程。主要包括降料面和爐外渣鐵排放。
①停爐料的組成見表2
表2 九鋼3號高爐停爐料組成表
料段 |
負荷 |
批數 |
礦石配比 |
體積(M3) |
煤比 |
焦比 |
鎂鋁比 |
生鐵含錳 |
核算堿度 |
核算爐溫 |
渣比 |
濕焦批 |
礦批(t) |
第Ⅰ段 |
2.8 |
20 |
77%機燒+15%銅陵球+8%聯達球+0.65硅石+0.3t白云石 |
724.6 |
45 |
606 |
0.59 |
0.65 |
1.05 |
1 |
428 |
13.3 |
35 |
第Ⅱ段 |
1.8 |
15 |
75%機燒+15%銅陵球+10%聯達球+0.70硅石+0.6t白云石 |
469.2 |
0 |
942 |
0.56 |
0.65 |
0.94 |
1.5 |
449 |
13.59 |
23 |
第Ⅲ段 |
蓋面焦 |
凈焦50噸 |
78.18 |
|
|
|
|
|
|
|
|
|
②爐頂煤氣成分及溫度控制基準
整個降料面停爐過程中,嚴格控制煤氣中含H2量和O2量,要求H2<10%,最高不大于12%;O2<2%,當爐頂溫度300℃時為1.8%,600℃以上時為0.8%,[1]。為了確保爐頂設備安全和爐況的穩定順行,要求爐頂溫度控制在 200℃-400℃,最高不得超過 400℃,最低不得小于200℃,氣密箱溫度<70℃、布袋入口溫度<260℃。具體操作見表3。
表3 九鋼3號高爐停爐主要操作操作參考表
目標H2<10%,條件H2<10%,最高不大于12%,O2<1.0%。 |
措施 漏水情況必須確認 |
爐頂溫度升高,H2<10%,最高不大于12%,O2<1.0%。 |
增加爐頂打水量,如果水量開到最大則減風。 |
爐頂溫度升高,H2>10% ,最高不大于12%,O2<1.0%。 |
減風減水 |
爐頂溫度升高,風量降低,水量最大或H2>10%(最高不大于12%),O2<1.0%。 |
降低風溫 |
H2>10%(最高不大于12%),爐頂溫度可以接受,O2<1.0%。 |
減打水量 |
爐頂煤氣中出現氧氣或崩料,O2<1.0%。 |
減風 |
懸料,O2<1.0%。 |
坐料并重新送風 |
如休風后,應盡量不打水,爐頂溫度應低于315℃,O2<1.0%。 |
減打水量 |
③降料面過程。25日預休風檢修完成后,21:30開始送風降料面,因預休風前已經逐步降低料面,復風后探尺起始位置8.6米。在降料面過程中,風量降低與爐頂打水保持動態匹配,嚴格控制煤氣中O2和H2含量,通過煤氣在線和取樣分析相結合,實時調整風量與打水量,以確保爐頂煤氣成分和溫度符合目標要求。因3號高爐只有兩個機械探尺且沒有雷達探尺,料面深度采取理論計算與探尺實測相結合的方式,根據歷次降料面經驗結合正常生產的噸鐵風耗及燃料比,降料面過程的噸焦耗風量取3500m³。
在降料面初期盡量使用較大的風量(3300-3500m³/min),同時適當進行富氧(4000-5000m³/h),保持與風量配比的頂壓,有利于加快冶煉進程縮短降料面時間。隨著降料面進行,爐內料柱高度逐步降低阻損減小,容易出現管道行程等異常爐況,并且為了控制頂溫超標而不斷增加打水量,會大幅度增加爐內發生爆震的概率,因此在H2接近10%時,合理的控制是逐步降低風量并減少打水量。同時為防止O2超標,在O2接近0.95%料面降至爐身下部時,停止富氧。由于環保壓力不允許進行放散降料面,同時如果大量充N2雖然可以確保煤氣成分合格,但此時煤氣熱值幾乎為零,可能會造成燒結、加熱爐、發電等煤氣用戶熄火,引發較大的安全隱患,另外剩余焦炭還可以回收重新入爐,因此降料面目標為降到風口以上2.0m(21.0m)。26日4:10放探尺測料面為18.7m,這次放尺造成探錘掉無法再使用。5:30理論計算料面已經降到21.0米,5:36按程序休風。休風后實測料面21.5m,達到目標料線。操作參數見表4。
表4 九鋼3號高爐停爐主要操作操作參考表
時間(hh:mm) |
風量 (m³/min) |
風量(m3) |
累計風量 (m³) |
風壓 (Kpa) |
風溫(℃) |
頂壓(mpa) |
頂溫 A ℃ |
頂溫 B ℃ |
頂溫 C ℃ |
頂溫 D ℃ |
平均頂溫 |
布袋入口溫度 |
打水流量(t/h) |
十字測溫流量(t/h) |
右探尺(米) |
最深料線 |
理論計算料線 |
22:10 |
3385 |
101550 |
101550 |
245 |
1043 |
140 |
243 |
232 |
219 |
313 |
252 |
243 |
90 |
|
|
0 |
8.6 |
22:40 |
3381 |
101430 |
202980 |
244 |
1034 |
145 |
288 |
285 |
364 |
355 |
323 |
275 |
106 |
|
9.88 |
9.88 |
9.9 |
23:10 |
3330 |
99900 |
302880 |
249 |
1015 |
155 |
283 |
276 |
330 |
351 |
310 |
270 |
108 |
|
|
0 |
11.2 |
23:40 |
3050 |
91500 |
394380 |
225 |
935 |
150 |
306 |
286 |
328 |
372 |
323 |
281 |
108 |
|
12.8 |
12.8 |
12.3 |
0:10 |
2950 |
88500 |
482880 |
215 |
860 |
154 |
338 |
303 |
300 |
351 |
323 |
282 |
108 |
|
|
0 |
13.3 |
0:40 |
2860 |
85800 |
568680 |
210 |
836 |
153 |
357 |
320 |
300 |
332 |
327 |
285 |
108 |
|
|
0 |
14.1 |
1:10 |
2860 |
85800 |
654480 |
175 |
800 |
113 |
392 |
340 |
304 |
333 |
342 |
298 |
108 |
|
|
0 |
15.03 |
1:40 |
2780 |
83400 |
737880 |
150 |
818 |
92 |
395 |
308 |
286 |
348 |
334 |
294 |
112 |
|
15.5 |
15.5 |
15.7 |
2:10 |
2720 |
81600 |
819480 |
133 |
817 |
75 |
413 |
326 |
280 |
337 |
339 |
297 |
113 |
|
|
0 |
16.6 |
2:40 |
2550 |
76500 |
895980 |
113 |
811 |
55 |
420 |
331 |
280 |
332 |
341 |
296 |
115 |
|
|
0 |
17.3 |
3:10 |
2550 |
76500 |
972480 |
111 |
802 |
50 |
435 |
350 |
305 |
360 |
363 |
300 |
115 |
|
17.6 |
17.6 |
17.9 |
3:40 |
2300 |
69000 |
1041480 |
95 |
795 |
45 |
222 |
226 |
209 |
232 |
222 |
208 |
115 |
|
|
0 |
18.5 |
4:10 |
2300 |
69000 |
1110480 |
92 |
786 |
41 |
288 |
201 |
183 |
288 |
240 |
222 |
88 |
|
18.7 |
18.7 |
19.2 |
4:40 |
2300 |
69000 |
1179480 |
96 |
776 |
47 |
336 |
316 |
280 |
315 |
312 |
269 |
115 |
|
|
0 |
19.8 |
5:10 |
2300 |
69000 |
1248480 |
93 |
765 |
48 |
341 |
302 |
313 |
363 |
330 |
281 |
115 |
|
|
0 |
20.5 |
5:40 |
2300 |
69000 |
1317480 |
0 |
755 |
8 |
423 |
427 |
430 |
430 |
428 |
|
|
|
|
0 |
21.2 |
整個降料面過程共耗時12h36min,累計消耗風量131.75萬m³,爐頂共打水880t,全程回收煤氣,共177.86萬m³。整個停爐過程煤氣流比較穩定,壓量關系比較平穩,無明顯爆震發生。整個過程如圖1
圖1 九鋼3號高爐停爐過程圖
④爐外渣鐵排放。預休風結束后,21:30復風降料面,23:00打開東鐵口出鐵,第一爐鐵水[Si]0.82%,物理熱1469℃,前期因風壓、頂壓都比較高,出鐵流速比較正常,隨著風壓、頂壓和煤氣利用率降低,鐵水物理熱和流速都逐步降低,26日1:03來風堵口。2:30先后打開東西兩邊鐵口出鐵,鐵水流速比較慢,一直出至休風。整個降料面過程共出鐵595噸,實際出鐵量與停爐料的理鐵基本一致。降料面停爐過程出鐵參數見表5。
表5 九鋼3號高爐停爐出鐵主要參數表
出鐵情況 |
|||||||||
打開時間 |
來渣時間 |
堵口時間 |
鐵量(t) |
Si (%) |
Mn (%) |
S (%) |
堿度 |
鐵水溫度℃ |
鐵口 |
23:00 |
23:20 |
1:03 |
350 |
0.824 |
0.66 |
0.031 |
1.1 |
1469 |
東 |
2:30 |
2:55 |
|
145 |
0.885 |
0.62 |
0.024 |
1.1 |
1458 |
西 |
2:40 |
3:20 |
|
100 |
|
|
|
|
|
東 |
2 停爐主要技術措施
⑴爐內爆震預控。盡可能減少或杜絕爐內爆震是整個降料面停爐的關鍵所在,為有效抑制爐內爆震,關鍵是控制煤氣成分,要求H2<10%,O2<1.0%,其中O2含量關系到整個煤氣管網的安全尤為重要。
①改進提高爐頂打水系統霧化效果,使水霧化后充分與煤氣接觸,有效地降低爐頂溫度,同時大大減少水滴與炙熱的焦炭接觸,從而大大減少了H2的產生量,有效控制產生爆炸性氣體。另外也減少了原來比較集中水柱跟融熔狀態的渣鐵接觸,可以有效預防重新在爐腹部位粘結物。
②確定合理的降料面目標。傳統打水降料面在降到爐身下部后,都是采取放散煤氣。由于近期環保嚴格管控不允許進行放散煤氣降料面停爐,特別是料面降到爐腹接近風口區域時,必然會出現O2造成不能繼續回收煤氣,雖然可以大量充N2雖然可以確保煤氣成分合格,達到全程回收煤氣的目標,但此時煤氣熱值幾乎為零,進入管網后會造成燒結、加熱爐、發電等煤氣用戶熄火,給其他系統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此次降料面目標定為降到風口以上2.0米。從開始降料面即采取煤氣在線和取樣分析相結合,嚴格控制煤氣中的O2<1.0%,當O2超標達到1.0時,休風停止降料面。整個降料面過程的H2和O2見表6和圖2
表6 九鋼3號高爐停爐煤氣成分表
煤氣取樣成分分析(%) |
|||||
時間 |
H2 |
CO2 |
O2 |
CO |
N2 |
22:05 |
2.77 |
7.54 |
0.92 |
30.09 |
56.16 |
23:05 |
4.8 |
5 |
0.75 |
34.08 |
50.72 |
0:05 |
7.15 |
4.06 |
0.96 |
34.16 |
49.91 |
1:05 |
8.06 |
3.17 |
0.89 |
33.76 |
50.12 |
1:45 |
8.69 |
4 |
0.81 |
32.24 |
50.07 |
2:30 |
9.5 |
4.16 |
0.95 |
27.89 |
51.68 |
3:23 |
9.2 |
4.62 |
0.95 |
27.04 |
52.8 |
4:15 |
6.06 |
4.14 |
0.88 |
27.4 |
57.61 |
4:50 |
7.2 |
3.6 |
0.4 |
24.2 |
62 |
5:10 |
4.27 |
7.2 |
0.4 |
16.4 |
71.33 |
5:30 |
3.47 |
8 |
0.98 |
11 |
76.13 |
圖2 九鋼3號高爐停爐煤氣成分趨勢圖
⑵料面深度判斷實測和計算相結合。3號爐只有兩個機械探尺,只有一個可以放到24.0米,而且在料面降到爐深下部以后,每次放尺時間長、料面溫度高,以往每次幾乎降料面到后期,探尺錘都掉了,造成無法放尺和判斷料面深度。這次采取實測和計算相結合來判斷料面深度,根據以往幾次降料面經驗,初期噸焦耗風量選取為3200m³,根據實測料面深度不斷修正耗風量,逐步調整到3200m³/t,26日4:10放尺后出現故障,檢查發現為探尺錘掉,后面完全依靠計算判斷深度,5:30計算料面已降到21.2米,達到目標。
3 停爐總結
⑴合理安排停爐料。通過總結歷次停爐經驗和參考武鋼、漣鋼高爐降料面方案,合理安排停爐料的負荷、堿度、蓋面焦,確保了整個停爐過程(包括爐缸放殘鐵)渣鐵熱量充沛、流動性良好。
⑵停爐全過程回收煤氣。本次降料面通過改造爐頂打水霧化效果、煤氣在線與取樣檢測相結合、嚴格控制煤氣成分和精心操作等預控措施,降料面全程煤氣成分合格、無明顯爆震,達到全過程回收煤氣,增加回收煤氣170余萬立方,實現安全、環保目標的同時增加了經濟效益。
⑶維持較大風量和較高頂壓快速停爐。整個降料面過程中,高爐維持較大風量和較高頂壓,特別是初期適當富氧,有力加快冶煉進程,最終本次降料面共歷時12h36min,順利將料面降到風口上沿2.0米,實現了快速停爐。
⑷爐墻表面清理效果良好。通過提前捅開風口全風口作業、疏導邊緣氣流沖刷爐墻、改造爐頂打水等措施,盡量減少爐墻粘結物。停爐后進入爐內觀察,爐墻表面整體較干凈,基本上沒有粘結物,這樣不僅有利于安全停爐,也加快高爐檢修進度。
參考文獻
[1] 周傳典,等.高爐煉鐵生產技術手冊, 2002版 2018重印,冶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