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上海清算所昨日宣布正式上線人民幣鐵礦石、動力煤掉期中央對手清算業務。該業務屬于場外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業務,以人民幣計價、清算和結算,以指定的鐵礦石、動力煤現貨價格指數為最終結算標的,并通過上海清算所進行中央對手清算。
據介紹,昨日成交的首筆人民幣鐵礦石掉期賣方為中信證券,買方為廈門國貿集團公司與河北敬業集團公司,代理清算機構為交通銀行和浦發銀行,經紀公司為匯锝利和華泰長城。資料顯示,這筆成交協議為2014年四季度協議,合計200個季度協議,折600個月度協議,成交金額3810萬元。
此外,首筆成交的人民幣動力煤掉期的賣方為招商證券,買方為上海筑金投資、秦皇島杭遠煤炭經銷公司與上海敖仕海運公司。成交協議為2014年8月協議,合計180個月度協議,成交金額1760.4萬元。
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表示,推出相關掉期清算業務,有利于打破目前美元價格指數定價的局面,極大推動中國機構投資者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中的交易報價能力,增強人民幣在大宗商品現貨和衍生品市場中的定價權。他指出,新業務有望吸引在海外交易的中國投資者回到中國市場,并形成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中遠期價格曲線。
許臻認為,該創新業務是填補中國場外金融要素市場空白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更好滿足實體經濟套期保值需求。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有助于加強監管力度,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
據相關人士介紹,人民幣鐵礦石、動力煤掉期業務與同類商品期貨之間存在一些明顯區別,比如說掉期有月度、季度和年度協議,覆蓋期限超過2年半,而商品期貨一般覆蓋12個月度合約;掉期由場外經紀人通過電子客戶端、電話等各種詢價方式達成交易,而商品期貨為場內集中競價方式達成交易;掉期為現金交割,而商品期貨為實物交割等。
浦發銀行公司業務管理部總經理公茂江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此前的人民幣遠期運費協議中央對手清算業務(人民幣FFA清算業務)平臺上,浦發銀行與上海清算所進行了首度合作。對企業而言,這次的鐵礦石及動力煤掉期清算創新業務,可以有效鎖定企業的經營成本或利潤,有效管理對手方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