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已經到了不轉型不能發展的地步了。”中國鋼鐵業巨頭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寶鋼)董事長徐樂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總部位于上海的寶鋼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1978年12月23日,就在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的第2天,在中國上海寶山區長江之畔打下第一根樁。經過30多年發展,寶鋼已成為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競爭力的鋼鐵聯合企業。
在全球鋼鐵業陷入寒冬之時,鋼鐵巨無霸寶鋼也同樣面對鋼鐵業的困境。徐樂江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這個寶鋼的“領頭人”稱,鋼鐵業是一個能源消耗型行業,而現在制造業正在轉向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粗獷的發展已經沒法面對競爭,對寶鋼這樣的傳統制造企業來說,不轉型就沒有出路。
他認為,順應以智能互聯為特征的新型制造業發展趨勢,將是寶鋼的契機。這要求鋼鐵業實現從制造到服務的轉型,提供更多差異化的服務,讓企業的技術能力得到更充分的發揮,提升下游企業的依賴度和信任度。
“從制造轉服務,怎么轉呢?我們不是去賣衣服,還是得做鋼鐵。”徐樂江說
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是寶鋼轉型服務的秘方。早在2000年互聯網剛剛起步不久,寶鋼就已經開始“試水”電子商務,成立了以服務寶鋼內部為主的東方鋼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互聯網浪潮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很多行業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也已被寶鋼確定為未來重點拓展的領域之一,2013年,寶鋼與上海寶山區共同推出了“上海鋼鐵交易中心”,試圖打造國內領先的第三方鋼鐵B2B電子商務平臺,助力中國鋼鐵流通行業通過電子商務實現產業升級。
據寶鋼方面介紹,憑借寶鋼的品牌優勢、信用和電商經驗,上海鋼鐵交易中心建成了國內唯一的集“交易、第三方支付、金融、動產權屬質押、電子單據”于一體的鋼鐵電商平臺體系,經過一年的運營,上海鋼鐵交易中心的成交量已達到241萬噸,交易金額達到95億元,有望成為“鋼鐵阿里巴巴”。
此外,寶鋼還從其自動化部衍生出上市企業寶信軟件公司,開發軟件、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流程再造。這家軟件公司是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產物,將現有的鋼鐵產品與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大數據管理相結合,探索新的服務領域,一方面繼續為鋼鐵主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打造數字化寶鋼,促進“兩化”融合,另一方面通過合理配置資源,重點在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制造、數據中心產業服務等領域打造核心競爭力。
據寶鋼提供的數據,目前,寶信在全國鋼鐵業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方案提供總量中占據40%以上的份額,主要軟件產品在國內鋼鐵行業市場占有率更是高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