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竇力威在由大商所和上海鋼聯等聯合舉辦的“2014中國煤焦鋼產業大會”上表示,中國經濟進入“7”時代,粗鋼生產增速減緩是必然。
竇力威指出,在今后幾年的時間里,中國也會重現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粗鋼產量增速由減緩到下降的歷程。
根據鞍鋼經濟管理研究院統計,截止1949年至2014年底,中國累計生產約88億噸粗鋼,人均6.5噸,大致要在峰值區內運行6-8年間。到2020-2022年累計鋼量將到11噸/人均左右時粗鋼產量可能才開始出現明顯的負增長。
竇力威表示,中國鋼鐵工業進入峰值區,將使世界鋼鐵工業發展減速,出現新的平臺區,這個區域的最大的特點將是環保要求的進一步落實,技術進步幅度加大,原燃料供給的相對寬松和產業中心的轉移。未來大宗原燃料價格不會出現過多的非理性影響因素,震蕩下行是主流,中國政府不會在進行強烈的政府干預,市場將成為資源配置的最終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