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來到位于成彭立交附近的量力鋼材交易市場發現,無論是小商戶集中的交易區,還是聚集著許多鋼貿公司的辦公寫字樓,都顯得格外冷清,沒了生意的鋼材商人們無所事事。
鋼價10年最低
商家直喊難回本
在量力鋼鐵交易大廈A座,記者隨機走進一家鋼貿公司,可容納十余人的辦公室僅有四名員工在崗。當記者表示想咨詢一下鋼材價格時,一名員工卻只擺擺手,不做任何解答,隨即轉過身,繼續在電腦上看起了電視劇。在另一家專做板材的鋼貿公司,公司負責人和朋友圍坐在沙發上抽煙聊天,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生意清淡,我們正商量著下午去哪里打麻將消磨時間。”
“今天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一兩個月了。”一位銷售經理告訴記者,“生意冷清,每天我們能做的就是,早上開鋪子,晚上關鋪子。”
鋼市出貨不暢,貿易商只能“以價換量”,鋼價跌幅擴大。采訪中,一位店主對記者說:“從2011年開始,鋼材價格就開始下跌了,2008年鋼材價格最高可達5000多塊錢一噸,這兩年直接跌到3000塊錢一頓,這樣折算下來,1塊5一斤,比菜市場買菜還要便宜。”
“廢鐵一噸都要2000多塊錢,螺紋鋼現在才3000塊錢多一點。要知道,早幾年螺紋鋼可以賣到4000多塊錢一噸的。”一位鋼材商家對記者表示,鋼價從沒有像現在這樣低過。
最艱難一年
小貿易商謀轉行
“生意不好做,應該算是最難的一年了。”從事鋼材生意七八年的王清(化名)告訴記者,“今年肯定是虧定了。”
據相關機構對9月3日成都鋼材市場的分析,建筑鋼整體銷售氛圍冷清,商家報價持續走低,市場價格已處于倒掛狀態。“從廠家拿貨,運輸到這里起碼也要十天半個月,這期間,價格就跌了兩三百塊,賣出去只能是虧的。”一家鋼貿公司的銷售顧問告訴記者。
從事板材生意的李明(化名)說,“我不是很愿意和你聊現在的鋼價,越聊越起火。板材價格已經跌破成本了,但不賣更虧。”
不斷下跌的鋼價,讓像王清這樣的小商家幾乎不敢進貨。“我們只得按訂單來發貨,工地上要多少,我們就進多少貨。大家都在觀望什么時候價格能夠最低。”
市場的蕭條讓做了十年鋼材生意的莊雷動了轉行的念頭,“下半年不知道還能不能經營得下去,我想轉行經營醫藥,正在考察。”
業內說法
產能過剩是根源
價格還將繼續走低
“鋼鐵價格低迷,受困于產能過剩。”一位國有大型鋼鐵企業的中層員工趙丹(化名)告訴記者。根據估算,目前全國的鋼鐵產量約有10億噸,但需求僅有5億噸左右,盡管近年來國家一直在進行過剩和落后產能的淘汰工作,但大量鋼材仍然滯銷。
據“我的鋼鐵”分析,只要下游終端需求難以回暖,市場基本面得不到改善,鋼價的這種走勢就難以避免。而全球鐵礦石市場持續的“供強需弱”,也使礦價跌至5年來的最低點,目前還看不出有反彈的跡象。
四川省鋼材流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富強表示,鋼材價格走低是市場大趨勢。“鋼材價格的持續不景氣對四川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企業可以采取減少庫存的方法來規避風險。”他認為,總體來看,四川鋼材市場前景相對樂觀。“成都的地鐵項目、北改項目,都會對鋼材市場向好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