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沃爾什在公司上個月發布上半年財報后的講話,主要傳達的信息是力拓將繼續對鐵礦石擴張計劃開足馬力。
沃爾什和全球最大鐵礦石礦企--巴西淡水河谷及第三大的澳洲礦業巨擘必和必拓(BHP.AX:行情)老板一樣,都在押注他們的低成本、高產量模式會把較小競爭者逼到絕境,從而幫助他們成為無可爭議的霸主。
也許他應該和煤礦企業執行長交流一下。說來奇怪,鑒于力拓的大量煤礦資產,他也算是煤企老板。
當2011年中熱能煤和煉焦煤價格都開始下跌時,行業內稱這并不出乎意料,而且無需擔心,因為中國需求會確保價格不會跌太多,而已經上馬和計劃中的新產能也會實現盈利。
澳洲紐卡斯爾港熱能煤現貨GCLNWCWIDX從2011年1月的每噸136.30美元(2008年后高點)跌至當年低點110.28美元,不難看出為何當時市場不太擔憂。
時間從2011年快進到2013年中,那時整體市場狀態變化不大,中國需求依然堅穩,但當前可大不一樣了,全球都呈現供應過剩,因美國頁巖氣正取代煤炭成為發電新能源。
到了2013年9月,紐卡斯爾(紐卡素,Newcastle)煤炭價格跌至每噸76.70美元,當時全行業都認為價格不會再繼續走低了,因為這個低價位將導致虧損的煤礦關閉產能。
但煤炭價格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止跌,仍然一路下滑,到2014年7月25日時觸及每噸67.89美元的低點。截至上周,煤價還在每噸70美元下方徘徊。
現如今煤炭業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即不管主要進口國--中國和印度的需求可能增加多少,煤炭的低價格都將持續下去。
原因很簡單,新礦帶來的產能增幅已經遠遠超過需求增長,而且當初在面對煤價下跌的時候,礦商們都選擇進一步增產,期望這樣能拉低單位生產成本。
事情發展到今天,所有的凈效應就變成,煤炭產出越多,價格越發下滑,并且整體行業都陷入困頓掙扎。
即便煤炭需求能夠增加至超過現有供應量,價格也僅會短暫反彈,因為之前離開市場的供應,比如北美供應,將因價格回升而重返市場。
**鐵礦石將與煤炭同病相憐**
鐵礦石目前處于結構性供應過剩,就像煤炭一樣,在未來數年情況可能變得更加糟糕。
不過,淡水河谷、力拓與必和必拓都寄望于競爭對手能夠被擠出市場,從而他們可以獲得良好利潤。
迄今為止,情節正如他們所計劃的那樣進展,但三大鐵礦石巨頭可能也因此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因為煤炭業的經歷已經證明,價格一旦開始下跌,就很難止住了,尤其是在供應快速增加的情況下。
亞洲鐵礦石現貨價格.IO62-CNI=SI周二跌至每噸86.70美元,達到兩年最低水準,且不到2011年2月創下的2008年后高位191.90美元的一半。
(紐卡斯爾煤炭與亞洲鐵礦石價格圖表)
中國的進口成長依然強健,今年前七個月總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8.1%至5.3968億噸。
力拓以及澳洲必和必拓產量上升的影響,體現中國進口自澳洲的鐵礦石大增33.4%至3.0675億噸,而進口自巴西的鐵礦石則增長13.5%,至9,456萬噸。
這表明,來自澳洲和巴西的低成本鐵礦石正在取代其他更為昂貴的進口品、以及中國自身生產的礦石,正如在效率市場所應該發生的那樣。
問題在于,三大礦商似乎都沒辦法自我克制,多增加的產能有可能連中國都無法吸收。
力拓準備今年將產出從去年的2.66億噸提高到2.95億噸,并計劃在2015年前達到3.60億噸的水平。
截至2014年6月的財年里,必和必拓的產量達到2.25億噸。該公司計劃當前財年產量提高到2.45億噸,未來幾年再提升到2.90億噸。
淡水河谷希望在2018年前實現產量從去年的3.06億噸跳增至4.50億噸。
除此之外,第四大鐵礦石業者Fortescue Metals Group準備將西澳洲省礦山的產量從上一財年的約1.25億噸提高到1.60億噸。
億萬富翁Gina Rinehart也計劃在2015年9月前,啟動旗下年產量5,500萬噸的澳洲Roy Hill礦山。
**市場新供應泛濫**
把這五家公司的擴張計劃加一起,僅在澳洲和巴西,未來幾年就將為市場新增3.93億噸供應。
這期間,英美資源集團(AAL.L:行情)年產量2,650萬噸的Minas Rio礦也可能投產,而西非還有可能增加更多供應。
有很多新增鐵礦石供應可以取代相對較小的高成本供應。
中國7月自澳洲和巴西的鐵礦石進口共計約6,450萬噸,而來自其他國家的全部進口約為1,760萬噸。
7月進口創歷史第三高。若維持該水平,意味著中國自其他國家的年進口量將達到2.11億噸。
這差不多是未來幾年澳洲和巴西新增供應的一半左右,說明大型鐵礦石企業不僅押注它們能夠取代海運市場的其他競爭者,而且還要迫使中國國內含鐵量62%的鐵礦石產量減少約2億噸。
這相當于關停中國國內約40%的鐵礦石產能,這對全球礦企來說可是大動作。
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的問題在于,現在它們可以搶食小競爭者的午餐。
但是吃完這頓以后,它們將不得不互相殘殺,就像煤炭業所經歷的那樣。
這意味著鐵礦石價格跌幅可能大于它們的預期,而且將在更長時間里保持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