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半個月來,螺紋鋼期價快速回落,但煤焦期貨價格并未受其拖累,跟隨下跌,而是維持低位盤整姿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利多因素支持:
其一,當地政府對煤焦企業脫困重視程度提高。煤炭資源價格持續走低令國內煤炭企業生存狀況日益惡化,而產煤大省為了避免本土支柱產業虧損加劇,自下半年以來便采取多方面財稅支持,減免企業費用,緩解煤焦企業經營壓力。
其二,在當地政府幫助下,煤焦工廠積極采取限產措施,延長產煤和結焦的時間周期,緩解供應壓力及減輕廠庫庫存,進而為提價奠定有利基礎。
其三,下游鋼鐵企業壓價力度不強。由于當前國內下游鋼鐵行業利潤情況較好,開工率處于偏高水平,因此鋼廠煤焦平均庫存下降較快,可用天數回落至10天左右。低庫存及企業效益改善令鋼廠采購陷入被動角色,對原料壓價力度減弱。
其四,煤焦廠庫和社會庫存大幅下降。據顯示,8月國內華北、西北等地區的獨立焦化廠焦炭庫存大幅回落,降至年內最低水平,而截至8月底,天津港焦炭總庫存為也環比下滑,轉入去庫存階段。
在供需面和政策環境積極改善的背景下,煤焦企業信心恢復,紛紛提價。近日,焦煤主產區山西臨汾、長治、呂梁等地相繼出現煤價10元/噸-30元/噸的試探性上漲。
與煤焦期貨的有利環境相比,鐵礦石期貨的供需處境可謂慘不忍睹。首先,綜合估算今年全球四大礦山有望增產1.1億噸左右,較全球20億噸的礦石產量增長5.5%左右。而目前四大礦山成本僅在40美元/噸-55美元/噸左右,礦石普氏指數卻仍有90美元噸左右,豐厚的利潤空間仍會促使礦山繼續釋放產能。
其次,中國鐵礦石需求疲弱,難以消化外部進口增量。受今年國內房地產市場低迷現狀拖累,1-7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98232萬平方米,同比驟降12.8%。用鋼大戶需求萎縮導致鋼廠產量增長陷入停滯狀況。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國內生鐵產量合計42249萬噸,同比僅增長0.4%,遠遠不及海外礦山增產幅度。
最后,港口鐵礦石庫存高企。1-7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為5396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277萬噸,同比增幅18.12%。根據Mysteel最新統計,全國4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數據,庫存總量為11080萬噸,環比上周小增13萬噸,未來港口高庫存將呈常態化。
基于爐料系商品各自內在屬性特征,筆者認為,未來煤焦強而鐵礦石弱的格局難以在短期內逆轉,因此前期持有煤焦多單而鐵礦石空單的對沖頭寸仍可繼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