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企業網訊(記者 宋憲斌)“由趙海濤負責的減少軋制切廢項目本周實現提高0.15%目標;由李明負責的軋后損耗達到≤1000kg目標;確定下周高線四個子項目新的目標:降低氧化燒損率0.1%;3#盤式碎斷剪優化至3段之內……。”這是近日山鋼集團張鋼“提高高線螺紋鋼成材率”課題攻關“虎狼團隊”周例會的寫實。
面對鋼鐵行業殘酷“新常態”,張鋼聚焦轉型升級,匯集全員智慧,破除思維定勢,出臺“精益生產,轉型發展,管理系統提升”一攬子措施,積極探尋轉型發展之路。霧霾中的突破,已露晨曦。
轉思想 變行為 促轉型
張鋼董事長董杰吉在“精益生產,轉型發展,管理系統提升”活動推進會上強調,“要通過運營轉型項目的實施,包括指標創新、管理創新活動、標準成本和責權利體系的建立,堵住出血點。要敢于否定自我,突破自我,運用運營轉型工具,實現企業脫胎換骨的變化。”
管理,從約束到認同。“向質計學管理,打造管理高地”活動6月率先打響,各處室轉變作風,強化職能,形成清晰的轉型目標。機動處建立持續改善體系,網購采購降成本29%,噸鋼維修費降低5.1%;公司“運營轉型,百日會戰”行動學習項目7月“粉墨登場”,“優化爐料結構”、“提高棒線12mm螺紋鋼成材率”、“提高鋼水到精煉爐成分、溫度達標率”等6個課題經“頭腦風暴”催化,開啟智慧,齊頭并進;可視化管理運用如火如荼,各單位相繼推出目標看板、設備目視狀態牌、員工成長可視圖等改善性管理舉措。“把每個班的差距都展現到職工面前,促進職工算好成本賬。”煉鐵廠燒結作業中心武曰深說。
張鋼“精益生產、轉型發展、管理系統提升”活動推進組成立生產提升、非鋼產業及產業鏈建設創效等7個專項工作組。對梳理的188項問題聚焦和收斂,形成公司首批A類“運營轉型,管理提升”項目18項。在活動統籌上,實行主題、載體、措施協調同步,資源共享。公司項目推進辦主任李明江說,“公司堅定不移推進組織結構變革,做好定崗定編、組織結構調整、流程設計、薪酬體系設計。”
搶占結構增效制高點
結構增效是張鋼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在推進產線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張鋼強化研、銷、產聯動機制,確立了近期和中長期產品結構調整思路。積極探索實行SBU管理、整體外包,努力培育簾線鋼、焊絲鋼、絞線鋼等優鋼生產技術和市場,搶占高效產品市場,實現產品結構增效。“探索建立新產品開發機制和體系,借棒線減定徑改造告捷契機,生產與銷售聯動,努力在機械用圓鋼及冷拔圓鋼開拓取得新突破。”軋鋼廠廠長夏洪林說。
雙擎驅動,延伸產業鏈條。張鋼冶金機械廠公司跨界突破,涉足于橡膠、石油機械行業;湖田石礦氫氧化鈣產品揚帆出海,走出國門;盛錦房地產公司上半年超額完成效益計劃9.1%;修建部專利產品洗沙船用吸沙管耐磨材料已試生產,同時鑄件產品向非鋼領域挺進;綜合加工廠鋼材加工配送業務呈現出嶄新潛力。
精益降耗向深處挖掘
勇于對差距“亮劍”。 三大工序是接受挑戰的最前沿。圍繞指標改善活動中的“重頭戲”,張鋼確定了“三個一百”活動,即:鐵成本降百元、鋼成本降百元、軋鋼結構增效百元,迅速止血扭虧。煉鐵廠優化爐料結構,從“用了算”到“算了用”,與采購、技術等部門協同攻關破題;煉鋼廠打技術、操作、設備“組合拳”,開展全流程溫降控制,優化爐料結構,30個運營轉型項目初見端倪;軋鋼廠開展指標改善活動,向高效產品新格局舉旗進軍。
把市場意識引入到班組管理。張鋼“軋鋼廠標準成本體系”和“煉鋼廠標準成本體系”兩個項目正按計劃推進。軋鋼廠作為張鋼標準成本管理首批試點,改革初見成效。劃小核算單元,完善核算體系,表單模版規范化,固化核算模型。“經營”崗位、“算”成本賬、過“緊”日子已成為各作業中心的自覺意識。
激發單元創效活力。7月份張鋼召開崗位創新改善表彰會,第二批公司創新先鋒走上領獎臺。職工崗位創新改善項目上半年已實施完成126項,創效3100萬元,形成管理、技術、操作各層面全面參與的良好機制。循環經濟彰顯“綠色”競爭力,熱電廠提質增效,開發利用低溫余熱資源,8月份發電量完成計劃117.3%,創歷史新高。“降本措施不求‘高大上’,措施就在跟前:抓好風電水氣的平衡,提高發電效率。我們正聚力向日發電量90萬度沖刺。”張鋼熱電廠廠長支金章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