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 Pacific)位于澳大利亞偏遠港口Cape Preston的鐵礦項目SinoIron總投資達100億美元,耗時已經超過八年,這是中國過去十年來在全年范圍內收購原材料策略失敗的一個例子。
SinoIron鐵礦項目的預算超了大約三倍,并且追蹤這個項目的分析師稱,2014年,即該項目投產的第一個完整年份,可能損失數億美元。中信泰富及其承包商們在這個項目上犯了一系列的錯誤,從想當然地認為可以以國內工資水平向澳大利亞輸出工人到失敗的匯兌押注,最終迫使該公司從其母公司中信集團(CiticGroup)請求15億美元的救助。
盡管SinoIron最終開始輸出鐵礦石,但與澳大利亞當地合作伙伴帕爾默(Clive Palmer)的法律糾紛仍未解決。帕爾默是政界人士,此前曾是地產大亨,他指控中信泰富在沒有完全支付對價的情況下開采澳大利亞的資源。
管理中信集團澳大利亞業務長達16年、于2009年底被任命為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的張極井說,這是一個痛苦的學習過程。他說:“現在回頭看時,我沒有想到這一路會如此艱難”。中信泰富最近更名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itic Ltd.).
過去十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繁榮,中國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收購大宗商品資產,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確保國內工廠的原材料來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擺脫對西方原材料的依賴。據美國企業研究會(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和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編制的投資數據庫,2013年中國的境外資源投資飆升至533億美元,2005年為82億美元。
如今,越來越明顯的是,中國大量采購已經產生了無數的不良投資。很多大規模交易都在虧錢、承擔意料之外的成本、或是產出遠遠不及預期。一些中國投資者已經遠離資源業,這種轉變意味著,中國投向非洲、拉美和中東等國的錢可能會減少。
中國陷入這種境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全球資源熱潮中,中國是一個后來者,而且經常為西方公司不想買或想賣的資產支付過高的價錢。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亞洲油氣研究部門的負責人達林(Scott Darling)說,一般而言,中國會為油氣資產支付比行業均價高20%的價款。
2010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SNP,簡稱:中國石化[-0.54%資金研報])斥資46.5億美元收購了康菲石油公司(Conoco Phillips)持有的加拿大油砂企業Syncrude Canada Ltd。的股權,這一價格比該資產當時的市價高出10%(以該企業最大股東CanadianOilSandsLtd。的市值估測).CanadianOilSands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該項目后來飽受成本上升和產出下降之苦。
中國石化說,Syncrude項目是當時唯一一個這種規模的油砂項目,而且定價也是合理的。中國石化說,截至目前,Syncrude的產量和盈利能力保持穩定,而且該公司預計該項目有60年的生產能力。中國石化說,因此,長期而言,這一項目仍可視為達標的、盈利的項目。
2012年,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簡稱:中國海洋石油)斥資15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油企NexenInc。,如今Nexen的凈利潤已經不足2010年的五分之一。天然氣價格下降、部分關鍵油氣田產出下降以及其他一些問題影響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
中國海洋石油表示,尼克森自并購以來的業績符合預期,而且該公司資產也運轉順利。
今年4月份,伊朗取消了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開發一個叫做South Azadegan陸地油田的25億美元交易──伊朗官員此前指責中國對鉆探設備和服務收費過高,并且導致項目延遲。一個月前,伊朗的副石油部長穆阿扎米(Mansour Moazzami)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冒著失去47億美元開發巨大的South Pars氣田合約的風險,因為其未能取得足夠的進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未回覆置評請求。
采礦和能源項目天然就是有難度的,西方資源公司自己也常常遇到麻煩。一些分析師們稱,中國只是剛剛意識到西方公司早就在這種項目中遇到過的殘酷現實。
珀斯的礦業游說機構Magnetite Network的執行董事Megan Anwyl說,全球到處都是成本嚴重超支的項目。
如果全球大宗商品供應變緊、價格上漲,那么中國達成的那些糟糕交易也有部分可能仍會帶來回報。根據公司披露的消息和新聞報道,一些中國的大型交易,包括中國石化2006年用35億美元向俄羅斯OAORosneft購買石油資產的交易,似乎要么實現了盈利,要么接近達成收支平衡。
中國公司的大型交易仍在繼續。今年4月份,中國五礦集團公司(China Minmetals Corp.)的一個子公司牽頭以58.5億美元的價格向Glencore Xstrata PLC收購了一個秘魯銅礦。
但是中國官員認識到了困難。據官方媒體報道,去年中國礦業協會的負責人估計,總體海外礦業交易有80%都失敗了,不過他沒有詳細說明。
6月份中國審計署稱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至少10宗境外投資管理不規范,形成了損失。該機構未就這些交易進行詳述。中投公司旗下管理資產6,000億美元,在2009年和2012年間購買了數百億美元的資源相關資產。
據知情人士稱,中投開始從能源投資轉向其他領域。據美國企業研究會和傳統基金會的數據,2013年能源和金屬類交易占中國境外投資的比重從2005年的80%降至三分之二。去年中國境外資源投資規模為533億美元,低于2011年575億美元的紀錄水平。
中國商務部表示,已加大力度審核境外投資,并且提高企業的境外投資風險和責任意識。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駐香港分析師Por Yiang-liang稱,中國政府已表示不會再“不惜任何代價購買任何資源”。他說,這將完全改變過去十年的模式。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遭遇也說明了為什么中國要改變策略。
中信泰富于2006年3月與帕爾默簽署了協議,后者持有Cape Preston附近鐵礦的權益。中信泰富希望以此來為國內其所運營的三座鋼廠提供原材料。
當時,鐵礦石價格正在飆升,而中國政府迫切希望打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Ltd.)、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 Ltd.)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 SA)主導鐵礦石市場的局面,因為這三家公司控制了超過70%的全球海運鐵礦石貿易。
中信泰富向帕爾默的公司Mineralogy Pty.Ltd。支付了4.15億美元的首筆資金,并同意投資25億美元建設該項目和一個港口,項目定于2009年投產。中信泰富還同意就該項目出產的鐵礦石按噸向Mineralogy支付開采特許權費,而且同意若到2013年時年產量未達到600萬噸,就支付罰金。
該地區的開采商長期以來一直專注于赤鐵礦,因為這種鐵礦石無需加工,可直接發貨。Cape Preston的鐵礦石是質量較差的磁鐵礦,必須經過精煉精選才能出售。中信泰富將不得不建造六個加工廠,而且還需要一座發電廠以及一個海水淡化裝置來提供工廠用水。
在該投資獲得澳大利亞政府批準后的六個月內,中信泰富就向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了一份17.5億美元的該項目建設合同。
張極井說,他不明白為什么從一開始就如此匆忙地推進所有工作。他說,準備這樣一個大型項目通常需要兩年的時間。
澳大利亞顧問曾表示,一個規模只有其一半大的項目需要50億美元和五年完成。中國中冶則表示,只需三年時間,就可以用25億美元完成該項目。
中國中冶的管理人士未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該公司在2012年的年報中稱,雙方的準備工作不充分,該項目在尚未完全理解澳大利亞法律的情況下就匆忙啟動,而且存在其他問題。
張極井說,SinoIron項目比中國中冶在中國建設的任何一個項目都要大。該礦在礦井中使用七層樓高的破碎機,還使用一英里(合1.6公里)長的傳送帶把礦石運到加工線上。
后來發現,該礦區內的磁鐵礦比中國的磁鐵礦難開采得多,對設備損耗嚴重。中信泰富的財報顯示,而且礦石中還含有石棉,因此該公司必須投資購買氣密車輛,防止工人吸入致癌纖維。
張極井說,中國中冶的管理人員想要從中國輸入廉價的工人,但遇到一些障礙。
澳大利亞僅給那些能說英語并且通過澳大利亞資格考試的工人發放簽證。資方必須向通過考試的人支付與合資格澳大利亞人同樣的薪酬,而且包括標準福利,比如每在礦場工作三周就要休息一周,以及報銷往來珀斯的機票。
結果就是,中國中冶只能從中國帶來數百名工人。張極井說,包括福利和其他支出,在SinoIron項目工作的1,000名礦工每人每年需要公司花費的成本為逾20萬美元。
遵守澳大利亞的環境和文化方面的監管規定也是一個讓該公司感到頭疼的難題。比如,SinoIron項目就要與原住民社區合作,保護或者遷移其“圣地”。
相關成本以澳元支付,而在2007年到2008年建設開始的時候,澳元兌美元走高。為了避免匯兌損失,中信泰富買入了匯率相關的衍生品,但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這些衍生品又帶來了的損失。
2008年10月,面對逾20億美元的潛在損失,中信泰富接受了母公司中信集團15億美元的救助。
中信泰富聘請張極井擔任執行董事,在此之前張極井未參與到這一項目中。在他的同意下,中信泰富向中國中冶增加了支付額,最終支付總額為34億美元。
中澳磁鐵礦項目與帕爾默之間也存在糾紛。在與中信泰富達成交易后,帕爾默投資了一支足球隊和一個鎳冶煉廠,并投資于一個高爾夫度假村,將其打造成一個恐龍主題公園。2012年帕爾默宣布計劃復制一艘泰坦尼克號(Titanic)。去年,他組建了自己的政黨PalmerUnitedParty,并在澳大利亞議會贏得了一個席位。
分析師估計,中澳磁鐵礦項目生產的延后致使帕爾默每年損失上百萬美元的特許權收入。
2012年10月Mineralogy發布聲明,宣布中止中信泰富的開采權,稱該公司未按期支付特許權費用。中信泰富承認其未支付特許權費用,但認為公司無需支付該費用,因為其尚未運走任何加工過的礦石。
一家法院最終判決中信泰富必須開始支付特許權費用,且因其未能每年生產600萬噸鐵礦石,須額外支付罰金,總額相當于加工后礦石預期銷售收入的10%左右。然而當去年罰金支付期限截止時,中信泰富表示,在雙方就定價公式達成一致前將不會支付罰金。雙方目前正在接受法庭調解。
帕爾默的發言人克魯克(Andrew Crook)表示,他們對贏得調解充滿信心。他表示,要讓法庭來解決相關糾紛。帕爾默不予置評。
7月份,中信泰富起訴帕爾默欺詐,稱他從為運營這個港口而開設的一個賬戶中侵吞了1,120萬美元,據稱其中一部分資金被用來支付他所在黨派去年的政治選戰活動。帕爾默否認存在違法行為,但在8月份引發了一場外交風波。當在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的電視節目中被問及這些指控時,他指責中國想把工人引入澳大利亞等事。他說:我不怕站出來與這些中國雜種硬碰硬,阻止他們這樣做。他還說: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是共產主義者,因為他們射殺自己的人民,他們沒有司法系統,他們想接管我們這個國家。
中信泰富拒絕就帕爾默的話置評。帕爾默后來為自己的言論道歉。帕爾默說,他所說的話并不針對中國人民或中國政府。
去年12月,中信泰富與中國中冶解約,接管了這座礦最后四條生產線的建設施工。中信泰富舉行了簡單的儀式,慶祝生產的首批鐵礦石從Cape Preston運往中國。
今年2月,中信泰富披露了有關這一項目的最新數據:投資99億美元,負債36億美元,該公司對這項資產的估值為不到70億美元。
中信泰富的年報稱,其鐵礦石業務去年虧損超過2.08億美元。該公司董事長在報告中稱,隨著支出的增加,虧損可能上升。中信泰富的鐵礦石部門僅包括澳大利亞的這座礦。
張極井稱,一旦剩下的四條生產線完工,成本將會下降。他說,這座礦需要再過幾年才能全部投產。但他預測,這座礦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