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設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同時,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以用促保,在城市更新全過程、各環節加強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搞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我國城市建設已從“有沒有”的規模擴張階段轉向“好不好”的質量提升階段。在此背景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不僅是順應城市發展規律、推動發展模式轉型的必然選擇,更是提升城市現代化建設水平的重要抓手,對于破解城市發展瓶頸、優化空間資源配置、增強民生福祉具有深遠意義。
中指研究院研究總監吳建欽指出,近年來,盡管城市更新工作在穩步推進,但仍面臨諸多難點與堵點,亟待通過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來引導各地探索并創新政策機制。《意見》為城市更新工作構建了一個全面而細致的頂層設計框架,對各地在“十五五”期間推動系列政策創新、制定重點任務、明確發展目標,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意見》圍繞人民關切部署了8項主要任務,包括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開展完整社區建設,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修復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
嚴躍進表示,《意見》的任務設計呈現鮮明的“由小及大”邏輯脈絡,8項重點任務以清晰的層級次序推進城市更新:從微觀單體空間優化的既有建筑改造起步,延伸至老舊小區更新提升居住單元功能,再拓展到完整社區建設、城中村改造,城市功能完善、基礎設施升級。這一循序漸進的任務鏈條,既立足民生細微處破解居住難題,又著眼城市整體能級提升,為地方實踐提供了“施工圖”,助力各地高效理解與落實政策。
“除重點任務外,《意見》還配套了6項支撐保障體系,實現了全要素覆蓋。”嚴躍進指出,《意見》從機制創新、用地政策,到房屋權益保障、多元化融資,再到更新模式引導、法規完善,形成了立體支持網絡。他認為,這標志著我國城市更新已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重構,回應了當前制約城市更新進程的堵點問題,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搭建了可持續的制度框架。
“隨著我國城市更新的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下階段,從各部門到各地有望進一步出臺更細化、可落地的支持性政策,合力推動我國城市更新進入多效益統籌、多模式創新、多機制支持、多要素保障、多主體參與的高質量發展期。”吳建欽表示,在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的引領下,我國城市更新在穩增長、擴內需、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將進一步顯現,我國城市發展邁向更加綠色、智慧、宜居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