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份,河北鋼鐵集團邯鋼三煉鋼廠板坯連鑄車間鑄坯綜合合格率達到99.93%,超目標0.03%;低倍硫印C1.5達到73%以上,較年初提高近40%。“通過深入推進產線對標,切實讓我們看到了差距,有時毫厘之差就會造成綜合效益損失”。該廠板坯連鑄車間主任胡進洲感慨道。
據了解,板坯生產關鍵要保證連鑄機設備精度。扇形段是連鑄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精度要求嚴格。“扇形段的裝配精度必須牢牢控制在±0.1毫米之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該廠乙班2號板坯連鑄機組長王慶民介紹說。
9月11日9時,筆者來到該廠板二連鑄機一次切割區域東側。只見技術員連波目不轉睛的盯著從第12號扇形段出口向外緩慢延伸的紅色鑄坯,仔細觀察著鑄坯表面質量情況。“從鑄坯表面情況可以反映出扇形段輥子的工作狀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對鑄坯產生更大的影響。”連波說。因此,在連鑄機拉鋼期間連波總會查看一下鑄坯情況,綜合扇形段冷卻水、二冷水等系統指標,確定停機后對扇形段的調整方案。
據介紹,該廠板坯連鑄車間在扇形段線外裝配過程中,一手抓廠外輥子修復質量,一手抓扇形段裝配精度。輥子在廠外修復過程中,組織驗收人員分別在輥子解體后、組裝前和組裝后三個階段進行驗收;輥子到廠后,組織技術人員逐一檢查輥子的精度、硬度等指標,決不讓不合格輥子進入下一環節。
為了保證扇形段裝配精度,重點要消除累積誤差。在扇形段裝配過程中,調弧臺精度、調整墊片數量和輥子修復精度三者中任何一處不達標都會造成扇形段裝配精度下降。為此,該廠板坯連鑄車間將調弧臺的校驗日期由原來6個月一次縮短到3個月一次,調弧臺精度保證在±0.03毫米之內;把調整墊片化整為零,減少薄墊片使用數量,將原來外弧基準由1毫米加高到2毫米;將輥子修復精度提高到±0.05毫米之內。通過上述一系列措施,該廠板坯連鑄車間扇形段裝配精度始終控制在±0.1毫米之內。